“设备可以联系厂家,或者可以找我们现在鞋店供货的那几家鞋店问问,我记得有一家生意不大好,如果能直接把厂子接过来也可以,这样更省事,设备甚至原料渠道都能顺便解决了,就是比较费钱,……”
“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是销售,我想的是自己打造品牌,也就是自产自销,这样话现在的三家店肯定不够。”
“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多开分店,一个是网店,尤其是网店,一定要早一点着手……”
这些方面房长安都有过考虑,但缺乏真正的实地考察,因此只能作为参考,他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网店一定要早点开起来。
把能做的做完之后,他就很不负责任地把担子扔给了老爹和沈诚言,自己溜回学校泡妹……呸,学习去了。
几年以来,房长安家鞋店的供货商也发生了变化,最初的那家鞋店仍在合作,但另外多了三四家,毕竟连后世苹果都一直在积极拓展供应商渠道,虽然生意很小,提前做点准备也是不多余的。
房禄军联系了两家鞋厂接触过的还算熟悉的管理,准备挖过来。
沈诚言则通过沈诚立联系到了鞋厂流水线设备,以及一个身在温州的生意场的朋友,对方的生意与鞋子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朋友还有朋友,总能扯上关系。
前期工作基本做好之后,沈诚言与房禄军一块动身到温州去考察。
出发时房长安还在学校,因此是通过电话联系的,房长安在电话中的一句话让俩人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我们也不是马上就要做鞋子,前期也可以做一点别的,比如棉衣啦,棉鞋啦,帐篷啦,都可以……反正不差钱嘛。”
俩人想不明白,不过也没在意,在火车上睡了一觉到地方,沈诚立这边朋友很客气地安排了人来接,见面吃了顿饭,算是交个朋友。
房禄军几年前来过这里一次,但感受完全不同,四年前他背井离乡,带着“给儿子买电视机”的沉甸甸的使命来到这里打工,举目无依,繁华、热闹都与自己无关,只让他感到格外的孤独、渺小甚至是悲凉。
为了进货,这几年间他也曾到这里来过几次,但没有一次让他现在这样感受复杂。
因为这一次,他是带着钱,某种意义上是“老板”的身份过来的,如果站在四年前的自己面前,那个自己将会唯唯诺诺。
这是他以前从没有想过的。
而回过头去看,之前一直抗拒儿子“建厂”的提议,似乎也有这方面的缘故。
他浑噩半生,这几年随着生活上的巨大改变,性格与思想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这种程度的反思仍是比较陌生、少见的,因此也并没有更深入的想法,到此而至,很快投入到接下来的忙碌中。
房禄军到如今已近五十岁,半辈子没什么骄傲的成果,娶了个好媳妇算一件,养了三个儿女算一件,另外想要再找出一件,大概就只能说是“为人”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