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钢铁黎明> 海兰江上的日与夜 第58章、夏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海兰江上的日与夜 第58章、夏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核辐射……到处都是核辐射……

  只有煤炭可以充分开采,巨量电力投入到煤转油项目,品质不高的汽油成为了联盟机械化部队的血液。但在寒冷的联盟北方,在一年六个月里都是严冬的边境线,零下四十度里,连汽油都能冻凝固,部署于此的五十万复兴军、一千四百辆坦克与上万辆卡车,却拿不到充分的柴油。没有人都坚信复兴军可以守住防线并坚强反突击,夺回失去的北陵海,但人人都清楚,针锋相对的是莫斯罗斯帝国七十万大军与三千五百辆坦克,他们,可不缺油。他们掌握了太平海西岸最佳的不冻良港,一个曾属于联盟,叫做“永明”,如今被称为“卡曼宁维斯托克”的地方,那里存有三座最先进的半潜式海上钻油平台,就近为帝国装甲部队提供补给。而复兴军的坦克发动机用的每一升汽油,都要通过近千公里的输油管,慢慢地慢慢地流过来……

  凉风吹送来了火车“呜呜”的汽笛声,沈如松架起望远镜,他看着基地火车站,密匝的铁路上停满了货运列车,一节节载满了矿石的车皮在接驳转运向南,全部通向龙山。向北的军备列车只有少数停在延齐,卸运轻步兵武器弹药,没有一辆坦克一门加榴炮卸载,什么时候紫旗28步兵师重归野战军序列,什么时候就能得到这些重型武器。

  宽轨铁路外还有两条窄轨铁路,由延齐基地自行修建,终点是老延齐废墟郊区的859前哨站,28步兵师加上基建74师,两个基本满员的师下辖近三万人,作战兵员超过一万人,却只有不到三百辆四吨级载货卡车,和寥寥十几辆支援用步战车。严苛的燃油配额令师部不愿意浪费宝贵的装甲载具的摩托小时,哪怕小马拉大车也要走铁路运向战场。

  沈如松看到安置在卡车上的机关炮,以及联装重机枪,这是赖以支撑废墟清剿作战的重型火力,以及81毫米迫击炮,几门老式105毫米榴弹炮归于师属炮营,而野战军使用自行火炮或由直升机运送超轻型155毫米加榴炮。

  模块化的外骨骼整备间同样由骡马拉着送上了窄轨火车,21世纪最顶尖的单兵装备由1世纪前就在用的马匹运送,看起来却蛮和谐。

  从早上八点看到中午,沈如松看到最后一队人离开基地为止。

  沈如松转身准备下去吃饭,他以为天台人早走光了,没想到赵海强还在。

  “你怎么没走?”沈如松问道。

  夏雨淅沥,两人躲到楼梯间,沈如松拿出烟,赵海强掏火柴给两人点上,烟雾里两人先美滋滋吸了口。

  沈如松看着灰色的天台水泥地,一排晾衣杆光秃秃,水流顺着水槽流进排水管,“哗啦啦”的,他说道:“你觉得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