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穿越四十年> 第四十三章 孩子的事情由他们决定(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三章 孩子的事情由他们决定(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南派三叔
  

  “我在上大学之前,曾经有一项工作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完成,那就是想在坪乡生产队办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乡村学校。我想毕业后继续完成这项工作,但不仅仅是坪乡的乡村学校,我希望能拿一个县作为试点,在若干年内,建立一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乡村示范学校。”

  “海涛,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你想过没有,办学的资金从哪儿来?不要说一个县,现在就是一个市、一个省都拿不出这个钱。经历了十年,我们国家的底子很薄啊。”

  “爸,我想过了,资金的问题我自己能想办法解决,不需要国家的一分钱,我早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我只要能得到省里、市里、县里的政策支持。”

  “海涛,暂且不说政策支持,就拿一个县来说,要这么大面积的铺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啊?我想听听,你自己怎么解决?”秦怀国看着梁海涛。

  “爸,资金的来源请您放心!这笔资金是我和刘娜这些年投资赚来的,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投资?”秦怀国不解的看着梁海涛。

  接着,梁海涛把1976年和刘娜开始收集邮票的,以及华夏集邮总公司的提价,一五一十告诉了秦怀国。

  ”爸,从1976年到今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华夏的邮票已经跟国际市场接轨,从此以后,邮票不再只是邮资凭证,而已经作为了市场流通的一种特殊的有价商品。我们只是看准时机,抢先做好准备而已。“

  秦怀国听完了之后大吃一惊,感叹一声说道:“没想到你们能提前把握这个机会,当时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意识?”

  “爸,振兴乡村教育是我插队以来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包括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有一天乡村教育的实施。要想真正缩小伟人所说的三大差别,教育是关键。

  我清楚咱们国家这些年的经济状况,所以我不得不考虑挖掘一切潜能和资源,利用资本运作的方法,解决办学的资金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等着向国家伸手要钱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办法。”

  “你振宏爸爸和秀华妈妈知道你们的这笔钱吗?”

  “不知道,连刘娜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这事除了我跟刘娜之外,只有您知道。之所以我不想瞒着您,一是为了让您放心,资金的来源肯定没有问题。二是为了让您在必要的时候能帮我”

  “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海涛,我和你妈都会支持你们的。至于江宁省和怀宁市,你就放心吧!你姐姐已经把你的要求告诉我了。

  如今,我们华夏还有许多贫困山区和农村,要实现华夏全民的富裕,实现华夏梦,正需要千千万万像你们一样的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去建设和改变。就像你所说的,教育扶贫才是百年大计。”

  “爸,谢谢您!”

  在秦家吃完午饭后,秦璐陪着六个人去杨小武家。

  从秦家到杨家不远,同在一条大街上,步行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到了杨家,送上了坪乡农场的柑橘和茶叶,并给杨丛武夫妇拜了个晚年。

  “小璐,你怎么也一起来了?你们又是怎么认识的?”杨丛武夫妇不解的问道。

  只见秦璐站到梁海涛身边,搂着他的胳膊:“伯伯,伯母,你们看我跟海涛长得像吗?”

  杨丛武夫妇疑惑的看了看梁海涛,又看了看秦璐:“你俩还真的像,尤其是鼻子和眼睛,这到底怎么回事?小璐,快告诉伯伯伯母。”

  “伯伯,伯母,海涛是我的亲弟弟呀!”

  “啊!海涛是你们秦家的儿子?”

  “确确实实是,海涛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寄养在宁洲他的养父养母家里。”

  “听说你妈妈当年确实生过一个儿子,后来医院里传说那孩子刚出生当天就夭折了,啊!难道是”

  “我说怎么每回见到海涛,感觉越看越像秦部长,不仅是长相,还有笑容和气质。”

  “快告诉伯母,你们到底是怎么找到海涛的?”

  接着,秦璐就把秦怀国和岳敏复出工作后,与梁振宏夫妇联系上的整个过程说了一遍

  “过完春节,我就陪着爸爸妈妈去了宁洲。”

  “真不容易,二十多年了,你们一家总算大团圆了。”

  “我这得马上跟秦部长打个电话,祝贺一下。”杨丛武说着就迫不及待的拿起身边的电话。

  “你好!老杨啊。”秦怀国在电话那头说道。

  “你好秦部长,我刚听小璐说了,真没想到,海涛这孩子是你的亲生儿子,我是又羡慕又嫉妒啊!”

  “哈哈!老杨啊,我对你才是又羡慕又嫉妒,你居然比我早两年就跟我儿子认识了!”

  “呵呵,恭喜你啊秦部长!一来祝贺你们一家大团圆,二来祝贺你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

  “老杨啊!我也没想到啊!海涛这孩子早就跟你们一家熟悉,看来咱们两家有缘份啊!前些年,真的感谢你们一家对小璐的照顾,我和岳敏心里感激你们一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