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仁断断续续的讲述,李彦铺开一幅自己画的简易地形图,将他交代的地点标示出来,叹了口气:“不出意外,果然是精心挑选的地点。”
杨再威的头凑了过来,李彦指着道:“这块地方正位于两个千户所的中央,而这古日千户和萨南千户,是噶尔家族的死忠,之前带队堵在王宫,为你的刺杀制造机会的,就是他们。”
杨再威皱眉:“那怎么救人?只要这地方发出一点动静,左右两个千户立刻会派人赶到,除非麾下有一支军队,直接灭了两个千户,否则人救出去了也会被抓回去!”
李彦道:“那就借一支军队来吧。”
杨再威愕然:“借军队?你莫不是说笑?”
李彦道:“贞观时期,有一位大唐使者王玄策,他的事迹你听说过吗?”
杨再威摇头:“不曾听过。”
李彦开始讲述:“王玄策出使时,天竺之地有多国国主派使者携财物,准备与之一起入唐朝贡。”
“不料中天竺王死,国中大乱,权臣篡位,派出军队拦截,使节团内或死或擒,诸国贡献的财物也被掠夺。”
“王玄策逃走,入吐蕃、泥婆罗等地,以大唐使节之名,发出檄文,征召军队,杀回中天竺,将权臣杀死,灭此国度,回大唐后,被太宗封为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经过后来大肆宣扬,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也为王玄策打抱不平,认为他那么威风,怎么李世民都不大肆封赏?
很简单,那一战王玄策以大唐的名义,借来了吐蕃等国的军队,灭了中天竺,然后吐蕃得到了实质的好处,大唐空有一群被王玄策押回国的贵族俘虏。
如果是杨广那种好大喜功的皇帝,或许会大肆宣扬,但李世民对外功绩已经够多。
或许觉得是让敌国得利,颇为不值,或许是根本不重视中天竺,反正王玄策归朝后,封的品阶还没如今李彦的定远将军高。
所以在这个时代,王玄策和文成公主一样,大唐内部根本没有什么人关注,都是后世才出名的典型。
李彦最初听到这个事迹,觉得一人灭一国再威风不过,后来又认为是空有虚名,资助敌国。
如今的他,看待问题则越来越全面:“凡事有利皆有弊,中天竺的人口虽然被吐蕃侵占了不少去,可也谈不上多少壮大,而王玄策维护大唐权威,威震天竺,是为唐使表率,这很关键。”
杨再威闻言震惊,这大唐使节比将军还要恐怖啊:“所以你准备效仿当年故事?你能向哪一方借兵?”
李彦道:“自然是孙波茹的苏毗之兵,她们这些年日子太苦了,上层被打压,下层被掳掠,我大唐看不下去了,我们灭的其实都是恶邻,愿意结交如吐谷浑那般友善的邻国,此次也该助女儿国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