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之银狐> 第一百一十章 司马徽南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章 司马徽南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而沈晨也总能做出最公平的判决,让大家都信服满意,一时间他在周边乡野威望极高。

  人人都知道隆中乡一带有位十多岁的少年小郎,饱读诗书,品德高尚,每次乡里有纠纷,往往都会去找他评理,最后大家都会被他讲的道理说服,令人尊敬。

  马车缓缓行驶,最终驶入了隆中山,顺着山道往上,远远的就已经看到了那栋诸葛家的宅院。

  诸葛玄虽然病逝,可他已经给诸葛亮留下了足够的政治遗产。

  两个姐姐都嫁给了襄阳大族,在这样的庇护下,诸葛亮算是闹中取静,即便是荆州士林反对沈晨最厉害的时候,也无人招惹到他身上。

  进入院子,就看到诸葛亮正在廊下读书,见沈晨过来,抬起头,露出和熙般春风的笑容:“阿弟。”

  “兄长。”

  沈晨拱拱手,然后缓缓走到了他身边也一起坐下。

  诸葛亮就把手中的竹简放在一旁,取出一卷全新的竹简和毛笔,说道:“前日我们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你说的启蒙与教化大众的事情,我都记下了。”

  “哦?”

  沈晨拿过来扫视,里面记录的内容确实是他们前天讨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但非常简略,如果不加注释和分析,可能会令人看不懂,便叹息道:“可惜了。”

  诸葛亮好奇道:“可惜什么?”

  沈晨说道:“可惜的是没有用纸记录下来。”

  诸葛亮轻笑道:“你们黄门亭产的纸现在很贵,我可买不起。”

  沈晨笑道:“无妨,到时候我给兄长送一些过来。”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东汉就有。

  包括几千年后,工业时代的造纸技术,都跟蔡伦的工艺步骤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手工,一个换成了机器。

  而之所以东汉没有普及纸张,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最佳的原材料。

  就好像在灯泡用钨丝之前,哪怕已经有电灯出现,可都没有让灯泡普及,最好的碳丝灯泡,也就只能用很短的一段时间而已。

  造纸术也是同理。

  蔡伦发明的纸,质地粗糙,一碰就碎,表面也不光滑,用来擦屁股都嫌膈得慌。

  但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从东汉造纸术的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使得造纸技术渐渐趋于成熟,表面也渐渐光滑。

  这为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创造了条件。

  到了南北朝末期,隋朝初期,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人们一步步改进造纸术,成本也越来越低廉,纸张基本就已经取代了竹简,让竹简案牍消失在历史舞台。

  最终在唐朝初年,人们发现了竹子是最好的造纸品。

  自此之后,纸张才正式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当中,这为唐朝以后,世家门阀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沈晨其实也不知道造纸术最好的原材料是竹子。

  但他可以试。

  这项工艺不难,难的是找到最合适的原材料。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学的,所谓的爱迪生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最终“发明”了钨丝电灯一样。

  黄门亭的造纸师傅,在沈晨的一次次催促试验下,终于用了两年时间,找到了竹子为原材料,把能够可以用于书写的纸制造了出来。

  自此襄阳纸贵。

  诸葛亮得了沈晨的承诺,抚掌笑着说道:“一言为定,可不许耍赖。”

  “当然。”

  沈晨也笑道:“最近我正想注释《左传,如果能够雕刻出来,印制成书,就能够更好的教学生了。”

  诸葛亮思索道:“这就是阿晨你一直在钻研的教化之道?”

  “不错。”

  沈晨点点头:“教育必须要从普及知识开始,但如果光用嘴讲是不行的,竹简能够记载的实在是太少,只有纸张装订为书本,才能完成连夫子都做不到的教化万民。”

  自从造纸术改进和雕版印刷出现之后,从唐代开始,民间识字率就飞一样的增长,打破世家的垄断权,就是从这里开始。

  但在汉代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世家门阀们可不会让你这么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