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之银狐> 第三十二章 把曹洪摁在地上打(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二章 把曹洪摁在地上打(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正是初夏时节,天气干爽晴朗,阳光炽烈,气温也越来越高,清晨时分,随着各种各样嘹亮的号角、锣鼓、口哨声响起,沉晨大军的营门敞开。箻

  紧接着一列列士兵整齐划一地走出营门,十多个小营寨簇拥着中央一个大营寨,密密麻麻的人群开始往中营外集结。

  沉晨骑在马背上,缓缓出了营门。

  在他的右手边是甘宁军的部众,部将周坚、吴硕各自领着数千人从营垒里走来,高高的“甘”字旗帜悬挂。

  而他的左手边则是吕常的部众,部将韩湖、赵濬亦是领兵出营,开始集结队伍。

  沉晨自己身后在部将刘威、王介、李颖、霍漾、吴当、吴涛、单彝等人的率领下,无数士兵如潮水般涌出,按照各级军官的指挥开始排列。

  整个过程迅速而又紧密,宛如早就训练了不知道多少遍一样,仅仅短短一刻钟左右,将近四万大军就已经列好了队伍。

  然后大量的攻城器械被民夫和辅兵们推了出来,在营寨外摆好。箻

  张绣率领着西凉骑兵亦游弋在四周。

  沉晨军的主力集结在了曹营东南面,因为南面是澧水,舞阳的守军要过来支援就必须过河,因此现在驻扎在澧水南面远远观望。

  曹营那边如临大敌,各营寨将领亦是同时发布了警戒的命令,各种各样的号角、锣鼓、口哨声不绝于耳。

  “进军!”

  沉晨一声令下,大军正式前行。

  数万人默然不语,埋头前进,天地间就只剩下远处曹营的各类叱吼声、呼应声、催促声、锣鼓声、号角声以及急匆匆的脚步声。

  南阳军缓缓挪动,车轮滚滚,每个士兵都穿着制作精良的小札甲,武器亦是钢铁所制,战斗力强悍。箻

  反观曹军覆甲率远远低于南阳军,至少有一半以上最多穿件皮甲,或者是铁制的小札甲,钢制的大札甲只有将领级别才有资格穿,双方正面对垒沉晨军怡然不惧。

  曹军各营紧锣密鼓地展开防御,一队队士兵从夯土寨墙的垛口后面冒出头,弓上弦刀出鞘,到处都是铁甲叶子呼啦哗啦的碰撞,紧张地看着营外。

  隅中三刻,朝阳还悬挂在东方的天际,火辣辣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随着一声悠扬的号角长鸣,南阳军的攻势正式开始发动了。

  如果从高空俯瞰下方,就会看到曹军连绵长达十余里的营地外,密密麻麻数不尽的方阵序列开始向前移动。

  曹营就像是长城一样,大量曹军士兵冒头,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对准了营外的敌人。

  但沉晨军自然不是盲目进攻,一辆辆木幔被推到了队伍最前面,在木幔的保护下,后方投石车,以及用于冲击营门与栅栏的冲车亦在向战场开赴。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一直等到百步左右,弓箭的范围内。箻

  “放箭!”

  曹洪站在营垒上方的高橹上,一声令下。

  随着节奏迅速的号角声响起,曹营上的弓手们纷纷松开了箭支。

  “嗡!”

  无数声弓弦同时回绷。

  紧接着成千上万支箭在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弧度,无数密集的黑点组成了一张可怕的箭网,向着沉晨军席卷而去。

  沉晨抬起头看了眼远处遮天蔽日的箭雨,没有给予任何指令,因为什么指令都来不及了。箻

  “叮叮冬冬叮叮冬冬叮叮冬冬!”

  伴随着清脆的箭支入木声音,以及箭支羽翼尾部清微摇晃声,大量箭支落在了木幔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其中倒也有小部分射中了沉晨军队,然而在即便是普通士卒都穿着像马甲般的小札甲,已经头上铁盔的南阳军面前,这一轮箭雨造成的伤害几乎微乎其微,除了有几个倒霉蛋被射中了脚以外,几乎无人死亡。

  远处曹洪看着这一幕,脸色铁青。

  汉代镇守边防的精锐士卒装备是极为优良的,头上戴着幅巾,也叫幞头,是布帽。但身上会穿保护胸腹以及肩膀的札甲,一般称为小札甲。

  然后腰悬环首刀,手持长矛、长枪,与游牧民族战斗的时候,因为着甲的缘故,战斗力非常高。

  将领的话一般会多个铁头盔,叫做铁胃。箻

  高级将领,就像后世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演的一样,从上到下会覆盖全身甲,犹如曲裾深衣一般,下摆像裙子,用铁片缝制,这就是大札甲,非常厚重,只有大将才穿。

  但这些士兵装备以往都是由朝廷提供,只有中央北军以及布置在并州、幽州、凉州的精锐边防士兵才会有,普通郡兵哪来那么好的东西?

  并且在汉朝崩溃之后,诸侯之乱,各大诸侯瓜分了大量地盘,受限于资源,装备远不如汉朝中央精锐北军。

  虽然数十年后,曹操一统北方,获得了广袤土地。可因为他的军队太多,财政吃紧,好装备自然要先紧着他的主力部队用,像布置在南阳前线的曹洪军,装备就远不如曹操亲领在西凉的兵马。

  因此这场战斗打起来对于曹洪来说,装备就已经处于劣势。哪怕自己的兵力比对方多三万人,他也丝毫没有出营与其决战的意思,只能乖乖龟缩在营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