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之银狐> 第十二章 木牛流马,南中叛乱(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二章 木牛流马,南中叛乱(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沉晨看过去,就看到数百名士兵按照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排,推着像超市手推车一样的小四轮车沿着道路前进。三十汉里是十二公里,往返二十四公里,人走快点确实可以四个小时走完,以五百人的推车规模来算,每天能运粮食七千五百石。

  而褒斜道六百里,就是二十个据点。每个据点安排五百人,一万人每天往返运粮七千五百石,一个月下来就是二十三万石粮食左右。虽然不够十万大军一月消耗,但问题是他们还可以加人呀。

  比如每个据点再加五百人,这样一月运粮就能翻倍达到四十六万石。整个褒斜道就有两万人在来来回回地不断推送粮食,前线的粮草自然源源不断。

  看到这一幕,沉晨惊讶不已,同时又觉得惭愧。

  作为后世人,居然没有想到这种流水式运粮方法,实在是有点丢穿越者的脸。

  但他也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便说道:“兄长此法确实好啊,如此每人每日运送十五石,每个据点一千人,日运粮便是一万五千石,栈道上只需要两万人每日往返三次,足以十万大军每日用粮了。”

  诸葛亮笑道:“因其每天都流动于栈道之上,所以我将此运粮法命名为流马。”

  “流马?”

  沉晨一头雾水。

  他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里面说木牛流马是一种长得像牛车自动行走的玩意儿,怎么就一手推车?何况木牛流马难道被不是一种东西吗?咋还分开命名了呢?

  是自己改变了历史,还是电视剧里骑木牛的司马懿是瞎扯澹,真实历史上的木牛流马根本不是电视剧的造型?

  另外话又说回来了,流是指每天都流动在栈道上,那为什么叫马呢?

  “不错。”

  诸葛亮点点头道:“我还根据晓卿你做的齿轮,研制出了一种可以转向的木牛,此物能载一岁之粮,日行三十里,而人不大劳,就在那边,晓卿你随我来看看。”

  沉晨顺着他指的方向,一路来到了箕谷军队营地后面,就看到营地上摆着一种车具,上面是一个巨大的车厢,下面一脚四足,就是一个轴架,下面四个轮子,有点像那种办公椅,但比办公椅大得多。

  “此物就是木牛。”

  诸葛亮指着那个车具说道。

  沉晨就更疑惑不解了,问道:“兄长解决了转向问题吗?”

  “是的。”

  诸葛亮点点头:“我在里面安装了齿条,用齿轮将前面两个轮子变成活动轮,转向的时候车轴会自动根据前面的道路进行来回转动,从而实现转向。”

  “别说了。”

  沉晨只觉得头痛,想起了当年被物理老师折磨的悲惨回忆。

  要不说穿越过来儒家经典学得好呢?

  还不是他是文科生?

  诸葛亮笑道:“晓卿可以去试试,加了齿轮后,速度确实快了不少。若是不加齿轮的话,也能做四轮,却只能每侧两个并列的小轮增加承重,不像现在这样可以用四个大轮,载重更大。”

  沉晨就走过去尝试推动了一下,确实比较省力,拖着板车来回移动,也能做到转向,于是说道:“这木牛可以转向,也能推动,走陈仓道倒是不错。兄长的办法确实是好办法,就是有点费人。话说回来,为什么要叫木牛流马呢?”

  “我懂了。”

  说罢不等诸葛亮回答,沉晨恍然大悟道:“推送木牛流马的人就是牛马,兄长是这个意思。”

  “胡说八道。”

  诸葛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牛慢而马快,马能日行百里,牛只能日行三十里,这不就是木牛流马吗?”

  “原来如此。”

  沉晨大喜道:“若出兵北伐,褒斜道安排两万流马,陈仓道派一万木牛,仅需三万民夫徭役,一月运粮就能达到六十余万石了,粮草问题,便彻底解决了!哈哈哈哈哈!”

  他大笑着。

  众人亦是笑逐颜开。

  如今北伐最大的问题彻底解决,那么之后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粮草不继了。

  诸葛亮挥动着羽扇,同样保持着微笑。

  虽然他在后方一直承担着大管家的工作,但没有亲自去前线帮忙,还是一种遗憾。

  现在帮助沉晨完成了汉中最困难的运粮问题,感受到贤弟发自内心的喜悦,亦何尝不让他觉得心中高兴不已呢?

  “报!”

  也就在众人兴高采烈地庆祝着粮道问题终于解决的时候。

  后方快马来报道:“越嶲夷王高定联合牂柯太守朱褒叛乱,李都督孤军深入,在滇池县被敌人包围!”

  诸葛亮顿时皱起眉头。

  沉晨大怒道:“南中叛逆当真是猖狂,我正要验证一番骑兵厉害,兄长,你带着铁骑南下吧。”

  “无妨。”

  诸葛亮摆摆手:“南中皆是山地,骑兵用处不多,我已令王平在江州等我,诸郡县虽叛乱,益州的郡兵就足以应付,你积极训练新兵,准备北伐,我即刻出发,前往南中吧。”

  “好。”

  沉晨知道这件事拖不得,就说道:“我送兄长。”

  当下他一路将诸葛亮送到了南郑码头,丞相卫队护送着他渡过汉水,向着米仓道的方向而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