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德国来信(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德国来信(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瑞士,伯尔尼专利局。

  三级临时专利员爱因斯坦先生正在仔细对照普朗克1900年的论文以及李谕现在的论文,看了半天感觉还是更能接受普朗克的“能量子”说法。

  至于李谕,直接用“量子”说法,实在是太超前了。

  爱因斯坦又找到维恩与瑞利的公式仔细研究,此时似乎看出了点道道:

  维恩的出发点是基于经典热力学,而且他显然使用了玻尔兹曼的分子以及原子假说,得到了高频适应很好的维恩公式。

  ——简单点说,维恩是从粒子角度出发。

  至于瑞利,虽然也是基于经典理论推导,不过瑞利的理论根基是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从而得到了低频适应很好的瑞利公式(严格说应该叫做瑞利-金斯公式)。

  ——也简单点说的话,即瑞利是从波的角度出发。

  一个是粒子,一个是波?

  都只是符合部分。

  而李谕与普朗克的理论却可以完美符合黑体辐射。

  难道是说?

  爱因斯坦感觉灵光乍现,迅速再看了一遍李谕的论文,心中越来越感觉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如此!

  德国,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

  这里是十九世纪末研究黑体辐射的核心,很多数据、图像、试验都是在这里做出来。

  维恩当初就是在此研究出了自己的维恩公式,拿到了19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维恩显然并不想去继续深究瑞利男爵甚至李谕的论文,他还是想继续完善自己的理论。

  正古思冥想时,研究所的两位研究员鲁本斯和库尔班回来了。就是他们两人当初用试验发现了维恩公式的低频失效现象。

  鲁本斯手里拿着本杂志,虽然是用英文书写,不过现在学界里,不管是什么专业的人,普遍懂好几种语言。

  “你看了吗?”鲁本斯说,“这位叫做李谕的中国人真是让人难以形容,刚刚才诠释了黑体辐射公式,竟然又在美国搞出了这么多天文学大动作。”

  库尔班说:“我先看了那篇关于河外星系的,一如他当时发现冥王星时的严谨,论文写得真精彩,连我都想去天文台看看了。”

  “李谕”这名字维恩真是太熟了,抬头问道:“他怎么又去美国了?又有什么新发现?”

  鲁本斯说:“十分难以置信的成果,不过都是天文学发现。”

  维恩愕然:“天文学!他竟然在研究如此困难的黑体辐射问题同时,还有闲心搞天文学?”

  鲁本斯说:“所以才说难以置信!而且看他最近发表的那篇反驳奥斯特瓦尔德教授的文章,同样很精彩,行文逻辑如同春日的风一样自然而然,似乎他早就能猜到别人说什么。”

  库尔班也说:“没错!听说连马赫先生都去学习新理论了。”

  维恩这边还在头疼众多理论与公式,一听就感觉有点泄气:如果马赫与奥斯特瓦尔德也没力气反击,自己都不知道还该不该继续寻找普朗克与李谕理论中的漏洞。

  他还没有想好说什么时,研究所所长科尔劳施来了,进门后说道:“你们研究明白李谕的文章没?”

  两位研究员库尔班与鲁本斯说:“所长,我们早就看过了,而且与试验结果确实完美吻合。”

  “很好。”科尔劳施点点头。

  他们都是试验的行家,既然这么说,肯定没有问题。

  维恩很想反驳一下,但一时还找不到好的切入点,只好默不作声。

  所长科尔劳施说:“研究所的资助人西门子先生表示,这个困扰研究所多年的问题被解决,他非常高兴,想要资助这位优秀的新兴科学家,但需要足够的正确证据。既然试验完美符合,我也就可以如实告知他了。”

  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已经过世,现在的掌门人是他的弟弟以及两个儿子,当然还是姓西门子。

  由于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对于物理非常热衷,本人也是个物理学家,所以对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投资真心不小,一出手就是12.5万美元,当然后来德国国会又资助了不少。

  “也就是说,都是对的?”卡尔·西门子问道。

  科尔劳施说:“目前看,没有问题。”

  卡尔·西门子说:“好在那位普朗克也是我们德国人,听说他在柏林大学当教授,不若就给他们一笔资金继续这项研究。”

  现在的欧洲公司不少都喜欢赞助科研项目,后来以波尔为代表的大名鼎鼎的哥本哈根学派就是由啤酒商嘉士伯公司赞助。

  科尔劳施却说:“就怕普朗克先生并不会同意。”

  卡尔·西门子问道:“为什么不同意?”

  科尔劳施说:“普朗克先生似乎还没有做好为他惊世骇俗理论高呼的准备。”

  卡尔·西门子并不像他哥哥那样懂物理,再次问道:“为什么?我可听说黑体辐射是当今物理界最受关注的理论之一。”

  科尔劳施解释说:“话虽如此,但反对声音太大了,现在遍寻国内,也找不到多少普朗克的支持者。他的理论太颠覆,只是那名叫做李谕的人给出的推导太完美,找不出问题而已。”

  卡尔·西门子说:“既如此,就说明还是正确的,科学就像开公司,新理论的接受总归有个过程,只要是别犯错误就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