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7章 评文章(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7章 评文章(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当代》创刊于1979年,在创刊头两期,编辑部主任是创办人孟伟哉。而后由于孟伟哉工作繁忙,人文社便提了老作家秦兆阳负责编辑部的工作。

  林为民走后,在孟伟哉的办公室内,秦兆阳正在和他沟通刚才与林为民谈话的情况。

  “总体来说,为民同志是个有想法的人才,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如果能够加入我们《当代》编辑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秦兆阳总结着说道。

  孟伟哉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看来这个林为民确实是个人才。”

  “是啊,人才难得,我们编辑部人员本来就缺乏。”

  “可是……”孟伟哉犹豫了一下,“没有这个先例啊!他要是我们人文社之前自己办的文学进修班的人还差不多。”

  秦兆阳还想争取,孟伟哉一摆手,“我知道你爱才,回头我跟老严和君怡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老严是人文社现任社长严文井,君怡是人文社主编韦君怡。

  秦兆阳见状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等他离开以后,孟伟哉叹了口气,“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七月的燕京天气酷热,挑了一个周末的上午,林为民蹬着自行车来到了雍和宫大街26号,满身大汗。

  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林为民喊道:“铁生!铁生!”

  史铁生行动不便,直到林为民推开房门,他才摇着轮椅刚走到门边。

  他一眼就看到了停在窗根儿下的自行车,眼神中充满了艳羡,“买自行车了?”

  林为民刚想露出个笑容,突然意识到不太好,便轻点了点头,“放假了满燕京跑,有个自行车方便一点。”

  史铁生敏锐的察觉到他表情的微妙变化,心中涌出一股歉意,但面上还是露出笑容,“有了自行车是方便很多。你看,我家这不是想来就来了吗?”

  林为民这才笑了起来,“可不是嘛!”

  他扯着衣领子,“这一大早,还不到十点呢,热的人想昏过去!”

  “先进屋凉快一会儿。”史铁生把他让进了屋。

  林为民瞧见桌上纸笔铺开,一看就是刚才史铁生在搞创作。

  “在写什么呢?”

  “刚写完一个短篇。今天不上班,修改修改,正好你来了,帮我看看。”

  史铁生行动不便,林为民自己过去拿起了稿子。

  这是一篇,描写的是街道工厂午餐时间的各种情状,笔触随意的描写了工人们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

  林为民初读便觉得很有意思,他对于这个年代工厂生活是极为陌生的。

  在如今文坛还在以伤痕文学为潮流的情况下,《午餐半小时》的风格太特别了。

  最难得的是这篇里的情绪,每一笔都仿佛是兴之所至,又有些飘忽不定。在这里也见不到大时代的风波和跌宕,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片段。

  林为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也是一种缺点,太散了。

  但他仔细一想,这恰好又可能是一种优点。

  他尤其喜欢随着午餐时间到来,那些工作时苍老而呆板的面孔焕发出动人的神情,仿佛瞬间复活过来的那种描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