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1章 《茶馆》(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1章 《茶馆》(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林为民在《当代》的招待所住了一宿,这一晚上基本没怎么睡觉,大部分时间在聊天,不光是跟古桦,快半夜的时候路遥也凑过来了。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他们两人再说,林为民在听。

  两人现在都处在创作阶段,肚子里有一肚子碎片化的灵感急需以对话的方式夯实它们,这一点恰恰是林为民的强项。

  古桦讲的是《遥远的山镇》,而路遥讲的并不是他正在创作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而是另一个故事,一个名叫高加林的知青和农村姑娘刘巧珍的爱情故事,林为民立刻想到路遥的成名作《人生》。

  《人生》的他没看过,电影却看过。

  翌日,几人睡到中午才起。

  林为民吃了顿午饭,趁着中午午休的时候在楼道里跟其他宿舍的作家打起了乒乓球。

  几人没注意时间,都上班了还在打,被路过的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数落了几句。

  理亏之下,几人规规矩矩的听训。

  等人走了之后,林为民压着声音问道:“这老太太谁啊,这么豪横?”

  “她你不知道啊?韦老太太!”

  韦老太太?

  林为民立刻想到人文社里姓“韦”的貌似就一个人,那就是总编韦君怡。

  下午的时候,路遥说晚上有老乡要请他吃饭,叫林为民和古桦一起去,古桦说他的忙着赶在开学前把稿子写完,路遥便拉着林为民去赴约。

  见了面才知道,请路遥吃饭的居然是导演吴天明。

  林为民对文学界的人不太熟,但影视圈的却一点也不陌生。

  这位光头大佬的成名作正是改编的电影《人生》,而后他更是凭借电影《老井》获得了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电影节大奖和影评人费比西奖。

  值得一提的是,《老井》的男主角是张一某,这个时候的张一某尚未飞黄腾达,凭借该片居然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誉。

  就很神奇,一个导演居然抢了演员的饭碗,只能说是天赋异禀。

  聊起天来,林为民才知道,路遥和吴天明是老乡,早些年就已经认识了。

  吴天明现在正在筹拍电影《亲缘》,讲的是因为战乱一对父女与亲人分别三十年后相见的故事,林为民没什么印象。

  当吴天明得知林为民就是《潜伏》的作者,他顿时来了兴趣,这虽然才出了不长时间,但在读者中引起的影响却并不小,国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优秀的谍战题材出现了。

  其实谍战题材在建国初期曾一度产生过不少高口碑的作品,但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连《林海雪原》这样的作品都成了禁忌,所以近些年谍战方面的题材逐渐减少。直到这几年风波过去,这个题材才算是解禁。

  吴天明是看过《潜伏》的的,不光看过,对还非常之喜欢。

  在看的时候他就觉得,这篇文字极具画面感,节奏紧凑明快,矛盾冲突剧烈,仿佛天生就是为影视化准备的。

  “兄弟,有想过把你的改编成电影吗?”吴天明用充满诱惑力的口吻问道。

  那一刻,林为民觉得这个光头大佬比自己更有当神棍的潜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