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四十七人??”朱载壡这时表情有些变化了,露出了些许吃惊。
他实在不敢想象,这小四千人的一个帝国最高学府,教师居然只有四十七人。
不,还不到,因为这四十七人,相当于把祭酒,司业,也就是校长,副校长也算上去了。
平均下来,一个教师要教一百来个人??这多少让朱载壡有些吃惊。
这能教得过来??怕是都是自学了吧——
“殿下——如今,监内的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专司教职的人,不过四十人。”
李本只觉得自己的喉咙有点干涩,他咽了咽口水,抬眼望了眼朱载壡,又随即低下头,他变得支支吾吾,“所以…殿下…”
“呃——”
朱载壡已经明白他想说什么了,“也就是说,因为人数的问题,整个国子监,现在就只教了《大诰?”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是的,殿下!”李本的腰已经弯到了极点。
“恩——”
朱载壡鼻间轻哼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的内心却早已活络起来,他心中跟明镜一般,早已将这个问题看透了。
这应该不单单是人数不够的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科举考试出了问题,它不考律法,就考些儒家经典,这玩意是有用,但是不能只侧重一个点啊!!
这开朝以来,历次科举考试又不考这律法,又哪里会有监生,或是教师主动去钻研律法呢?怕是都把精力放在了儒经身上了。
但是律法是必须要学的!
这些人日后都要当官的啊,尤其是当刑部的,大理寺的官,这些衙门的官职怎么能够不懂法。
这些人连法都不懂,那么怎么处理政事?最好的结果便是昏昏庸庸过去,把权柄拱手交给手下吏员手上。
这还是危害最小的,要是当官的事业心强一点,那么胡乱处罚,不依法行事,对于百姓的伤害更大!
“我朝——”
朱载壡开口了,“自洪武以来,便一再强调,有志为官者,先习政法。”
“《正德会典,《方历会典,《诸司职掌,《大明令,《问刑条例,《到任须知,《官制这些…李祭酒应该并不陌生吧。”
“回殿下的话,这些老臣…也是知道的啊。”
李本听到朱载壡的话,此刻面露难色,“这太祖之训,老臣是一点也不敢忘记啊。”
“但是…监内人手实在不够啊。”
李本的话音刚落,朱载壡的心中便是一声冷笑。
呵呵,就等着你重新说这句话呢。
不过,朱载壡的脸上却是露出些许沉思的表情,“恩,这是个大问题,所以啊,孤想到个法子,再招些博士来,为南京国子监,至于这些人的俸禄支付,就由孤这边直接支付!算作客座。”
“客…座??”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李本的一双老眼微眯,他的嘴中咀嚼着这两个字,但是有点不太明白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
不过,朱载壡很显然是不会给李本思考和反问的机会。
“李祭酒,孤交给你一个任务。”
朱载壡看了看一旁李本那苍老的面容,语气稍一停顿,继而开口道,“你知道唐枢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