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初唐房二传> 231章 琉璃变玻璃,很难,但咱还有招(月票召来)(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31章 琉璃变玻璃,很难,但咱还有招(月票召来)(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公子到底是要做什么?”李孝德很不理解一位发明家兼科技工作者兼欲发家致富的穿越青年那种对于玻璃制品的狂热劲头。有了玻璃制品,不仅仅在经济上,在科学上,也能加速其进步,想想那些试管,那些烧杯,如果没有那些东西,哪里来的化学家?这就是为什么前期的中国科技高于世界一筹,后期却落后于世界的原因,玻璃制品对于化学家来说,可以用助燃剂、加速剂和翅膀才能形容它对化学的推动力。若是中国在开发出琉璃制品的当时,继续进行深加工,发掘其用途,道士们如果早日抛弃那些黑不溜秋的坛坛罐罐,改用精良的玻璃制品来进行他们的化学试验,那么,中国很有可能早几百年就进入了伟大的生物武器制剂大国,嗯,好像歪歪过头了。还是先想法子搞个懂得炼制琉璃的胡人来才是正理。

  “一个月?”李孝德眼球狂转了好半天:“也倒不用,咱们长安城里,就有好几家胡人商铺出产琉璃制品,属下用些手段……”很淫猥地表情,我喜欢。俩人的笑声如同夜半盘旋于荒郊野地的猫头鹰,听得刚走到门边的蔡楠吓得差点想转身就逃,被我喝住:“干吗?鬼鬼祟祟的。”本公子很斯文地理了理衣衫,朝这家伙一瞪眼,勾手指让他进来。

  “属下是想问公子,送亲团里咱们准备安插学员,还请公子示下,把哪些人安插进去为好?”蔡楠干笑两声从怀里掏出来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名字的白纸道。

  “哦,好,去唤裘老来,咱们可得好好合计合计。”

  看着辩鸡大师的名字,我很郑重地,抄起了桌上的笔,在他的名字下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勾,该让他为了大唐的伟大崛起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家再看看,商议一下,若无异意,就照此办理了,李兄,莫忘记了。”朝李孝德挤挤眼,李孝德嘴角浮起一丝阴笑:“公子放心,举手之劳……”

  蔡楠和裘丹墨都不太理解,待我刚步出了门,就听见了俩人的疑问,这些家伙,好奇心也是很强的嘛。

  ----------------------------------------------------------------------------------------------------------

  继续着咱的房二版《三国演义》的编撰工作,李叔叔对于《三国演义》的喜爱程度简直用痴迷才能形容,老催稿,很不得人心地利用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来三天两头对本公子进行骚扰。没办法,只能打点起精神,更加勤奋地构思,或者说是通过回忆之后进行加工改造。

  “俊哥儿,这借东风,这也太神了点吧?就算是袁大道长可也没这个能耐。”李治把作业交给了我改错,顺便把刚刚看到的最新一集的内容挑出了其中的疑问拿来回我。“哦?”我来了兴致,把作业本丢到了一边,对于如今这俩个学生的好学和勇于提问我感到很是欣慰,当然,教这俩位王爷的可不光是我一人,还有一帮老夫子,常常被这俩小孩子的提问为难得狼狈逃窜,向李叔叔诉苦,被李叔叔反驳了回去,既然为师当为学生解惑,不然,光读书,死记书又有何用,一句话梗得那帮子大儒两眼翻白。

  “那不叫神,那叫聪明,作为一名好的军事指挥人员,不仅仅要懂得如何作战,更要懂得天文地理,知道每个季节的风向变幻,冬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这是气候的反常现象,也正因为如此,证明了诸葛亮身为卓越军事家的能力和洞察力。此乃天灾,并非是人为。”我的解释得到了这位二小王爷的一致赞同,也获得了幕后催稿者李叔叔的赞扬,当然,这是李治悄悄告诉我的。

  ------------

  PS:第二更到了各位去看罢。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