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全音阶狂潮(美女赢家)> 第八十一章少女(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十一章少女(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付飞蓉至少听出来一点:“我唱快了。”

  杨景行说:“你把3给我,回去多听听,揣摩一下,别着急……这个是旋律,这个是伴奏,你熟悉点了就放着伴奏唱。”

  付飞蓉的嫂子过来问:“盼盼是不是也要买个电脑?”

  杨景行说:“最好有。”

  “买,买!”这嫂子挺大方的。

  等杨景行拷贝好,付飞蓉拿着3戴着一边耳机听了一遍后帮杨景行倒啤酒,毅然决然的说:“我要是不行,就算了。”

  杨景行说:“我尊重你的决定,不过我觉得你行。”

  付飞蓉咬下嘴唇:“我努力。”

  杨景行又笑:“别有压力,唱歌而以,你以前怕过么。”

  付飞蓉呵呵:“这不一样……还要什么吗?”

  杨景行说不用了,然后坚持结账了走人。付飞蓉追着问:“我能让冉姐教我吗?”

  杨景行说:“行,不过她教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付飞蓉点头:“我知道了。”

  星期四,杨景行和齐清诺继续去欣赏百花齐放杯,上午声乐作品完了后下午开始器乐作品。真是热闹,这种各样的乐器都上去了,还有民族大鼓敲得震天响。赛事是不接受电子音乐报名的,所以杨景行和齐清诺的作品都在编曲和配器上做了改动。尽管如此,可还是有些作品有点非主流的味道,说好听点就是具有试验性质。说更好听点就是是真正的艺术,而不是商业音乐。

  骆佳倩这么评价一首长达十分钟的二胡作品:“冗长无趣。”她自己写的那首歌是吉他伴奏,很女生的主题,一路的温柔忧伤,不难听也不优秀,但是作者都是爱自己的作品的,如同父母爱孩子。

  反正这一天四五个小时下来,除了听见自己的作品,大家都挺无聊的,但是给每一件作品的掌声都是热烈的。有几件出自专业人士之手的钢琴几重奏,弦乐几重奏得到了一致认可,但是也没什么新意,估计永远不会大范围演出。

  直到最后时段,杨景行和齐清诺才共同的觉得一首笛子独奏不错,有新鲜而浓郁的风味,也不非主流。作品介绍说作者是个乡下农村的老人,根本不懂什么理论知识,作品还是地区的文化单位帮忙整理送上来的。

  看来有生活的真的不一样。

  齐清诺也问起杨景行昨天晚上有没有教付飞蓉唱歌,付飞蓉对歌曲本身又有什么评价,然后就说:“她也太纯粹了点……能透漏一下你有什么打算吗?”

  杨景行说:“暂时没长远打算。”

  好不容易挨到星期五,中午杨景行和齐清诺一起吃饺子过冬至节,杨景行要三十个猪肉白菜,齐清诺十五个酸菜的,还互通了有无。

  下午一共还有十来首作品,齐清诺和杨景行的一前一后,但是没压轴。云开雾散的阵容比较大,民乐的部分都还在,就是没了电吉他和电子琴,取而代之的是小号长号跟定音鼓。

  总的来说还是一件不错的作品,构架清晰,旋律得体,配器编曲都不落俗套,就是整体旋律上不是特别醒耳。评委打分也是分很多项的,齐清诺在个人特色上应该有比较高的分。

  接下来就是杨景行的雨中骄阳,按照杨景行送的总谱,赛事主办方还是给他配齐了一个铜管组,一个弦乐组,还有竖琴,小军鼓,黑管,钢琴。钢琴并不是主角。

  贺宏垂也给杨景行说过了,像他和齐清诺这种不够传统的随意搭配,乐曲本身也不够格式化,想拿奖是比较困难的。把作品拿来,也是重在参与。

  这里只是一个高中的礼堂而已,没什么声学结构上的讲究,演奏的乐队又比较单薄,三个小号外加两个圆号,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演奏出来的音符传到后排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那个三十岁不到装模作样的指挥显然也不屑去深刻理解这些所谓的作品,就看着谱子让乐队演奏完了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