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117 东西方差别(第二更)(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17 东西方差别(第二更)(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朱棣听了,稍微一愣,然后想了下才回答道:“如果差的多,想必威力会减弱吧!”

  说话间,他不是很确定。

  倒是他们身后的朱五听到,插话说道:“殿下,驸马,火药远距离运送之后,在战前会重新混合一次的。”

  很显然,朱棣没有实战经验,对于这些细节并不清楚。但是,军中将士,打多仗的就会知道。

  听到这话,朱棣若有所思。

  张一凡见了,便伸手摇了摇火药桶,然后对朱棣说道:“你看到没有,这火药里面的不同的成份,肯定轻重不一,假定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不断地摇晃,那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轻的到上面去,重的在下面,你说对不对?”

  朱棣听了,也伸手摇晃下火药桶,然后认真地盯着看。

  半天之后,他有些疑惑地问道:“然后呢?”

  张一凡听了,指着火铳兵那身上的小袋火药说道:“同样的道理,只要是装这些粉末状火药的袋子中,如果时间长了,肯定都会有这个问题。所以,这大桶的火药会重新搅拌,但是小袋的会不会呢?是不是会影响火药威力?”

  朱棣听了,不由得点点头,感觉张一凡说得有道理。

  如果说一個比较不注重细节的人,可能会说无所谓。但是,朱棣却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对于张一凡提出来,有可能会影响战事的细节,他都是非常在意的。

  张一凡这边,还有话说。只听他又问朱棣道:“如果军队在行军途中,或者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突然遭遇敌袭,就是来不及给你重新搅拌火药,那这火药的威力大减,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性?”

  “绝对有!”朱棣听了,严肃地点点头回答道。

  于是,张一凡便马上问道:“那我们既然发现了问题,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朱棣一听,顿时傻眼,怎么解决?

  好在他算是比较了解张一凡了,也就不多想,看着张一凡说道:“你肯定有主意了,对不对?”

  张一凡听了一笑,便问他道:“你见过屎壳郎滚屎球么?”

  “???”朱棣一听,一串冒号,什么屎壳郎,还屎球?

  他压根就没多想了,带着一点兴奋,拍了下张一凡道:“你小子的脑袋聪明,快说说具体怎么做吧!”

  张一凡有点无语地看了下被朱棣拍得衣裳,留下了一个黑掌印,伸手过去拍拍,发现拍不掉,只好算了,对朱棣说道:“可以加水先弄湿火药,然后阴干,弄成小的,颗粒化的那种,我觉得这种做法,每颗火药的成份就会差不多,也不会轻重分离了!”

  这就是黑火药的颗粒化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西方是在1405年左右的书中有记载,也就是十五世纪初有的。

  而在华夏,有出土的明朝地雷上发现颗粒化黑火药,据研究是人工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可能性为大。

  另外,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以及其他明朝中后期的兵书中,也有记载。

  只是明末财政崩溃,武备松弛,连军饷都发不出来,更不用说再去严格要求火药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