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170 改变世袭第一步(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70 改变世袭第一步(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随后,他话锋已转又道:“当然,你也可以敝帚自珍,继续当你的守门人去。我呢,就再找找还有什么合适的人,我就不信,会找不到合适的人用!”

  张一凡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也没有任何隐瞒。这其中,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敝帚自珍!

  打仗的本事,和其他工匠的活,其实都是差不多。好东西嘛,传子不传女,世代吃饭的东西,凭啥传给外人。

  你可以强行让人去教,但是人家未必会把真本事教出来。

  职业为什么要世袭?包括军户,指挥使等等军职世袭,并不是朱元璋同学拍脑子突发奇想就有了的,而是背景就是这样!

  要想打破世袭,最好的就是设立军校。可是,真正能教得又有几人?

  整个大明朝,真正领兵打仗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本事著书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也就是戚继光等少数几人而已。其他文人是有,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名声,就把听到的那些经验写成兵书,大部分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在这大明朝开国之初,想要让一個武将把他的本事倾囊相授,真得很难。

  也是这个原因,张一凡才会在朱亮祖从高处跌落,尝尽人间冷暖之后再来问他。

  张一凡的心思没有白费,在只是等了一会之后,朱亮祖便对他说道:“好,我答应了。我要让京师那班人看看,我朱亮祖又有重来的那一天!”

  余生就这么当个守门人,甘心么?

  朱亮祖当然是不甘心的,好歹他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可一旦有难,那些平日里认为关系好的,竟然都躲得他远远地,就像他是瘟神一般。

  如今,就等于是有了吃后悔药的机会,既然不甘心,就要抓住机会,重新再奋斗一把!

  张一凡听了,微微一笑道:“很好,这一次你听劝了。希望你能教出成果来,有朝一日,史书上有写,大明第一所武备堂,教头朱亮祖,从而名垂史册。”

  说完之后,他站了起来又说道:“你想吃什么就继续点吧,都记我账上就成。吃完了就去戚千户那报到,就说是奉我命过去的。”

  随后,张一凡就走了。

  朱亮祖并没有起身相送,而是愣在了那里。

  他是想起了当初,驸马几次劝他,但凡有一次听了,也不会落得如此地步。

  如今,幸好又有一次机会了!

  这么想着,他忽然大声喊道:“小二,来十只泥烩鸡!”

  第三天的时候,香山县千户所内的武备堂成立,张一凡郑重其事地穿了驸马都尉的官服出席了仪式。

  学员是千户所内选出来的,一共五十人,算是香山县军人中最有学习天赋的了。

  张一凡给这些学员郑重介绍了朱亮祖的事迹,包括他参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的战役,以及平定两广地区。

  说起来,这个朱亮祖是真得厉害,当初他被朱元璋活捉之后不服,逃走继续和朱元璋打,甚至连常遇春都伤在他手中,以至于朱元璋第二次亲自出手,才再次把他活捉,让他真正归降,并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上述赫赫战功。

  张一凡在介绍这些事迹的时候,朱亮祖的腰杆,不知不觉间,又挺直了。当年的气势,似乎也回归了几分。

  香山县的这些学员只是知道朱亮祖以前是侯爷,但是并不清楚他具体的战绩,如今听了,便一个个都敬佩起来,也不再因为他是罪囚而有轻视。

  张一凡一直待了一整天,看着朱亮祖开始真正担任教头,开始训练这些学员才算是离开。

  不过让朱亮祖想不到的是,这个武备堂还有文化课,也就是教导读书识字,哪怕他是教头,也被要求参加。

  在张一凡忙这些事情的时候,洪武十年的朝堂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朱元璋越加不满宰相胡惟庸弄权。地方上的奏章到中书省之后,胡惟庸依旧擅自处理,有一部分奏章并不呈送御前。因此,他下旨设立通政司,专门负责地方奏章的收集上交,把这部分的功能从中书省剥离了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