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218 北平之困(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18 北平之困(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时候的北平城,便是原来远超的大都,已经是一座大城了。

  张一凡从看到北平城到进北平城,他发现,还是军士为多。也就是说,北平附近,其实是座兵营。

  原因也很简单,这里时对抗蒙元的桥头堡。

  当张一凡进入北平城时,燕王朱棣已经闻讯,立刻领着一群人过来接他。

  大街上,大队的军卒跟着燕王一起到来,警戒街道,路人都被隔离在街道最边上。

  “哈哈哈!”朱棣迎住张一凡,便哈哈大笑道,“你小子,总算是来了啊!”

  跟着他一起来迎接的,张一凡认识的,有三个人,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以及蓝玉那小子。其他人,看着地位也不低的,估计是侯爷什么的,也有几个。

  此时,听到朱棣的话,张一凡抹了把额头的汗给朱棣看,同时说道:“你看看,我这已经是日夜兼程了!”

  李善长看到张一凡,也是松了口气,这個柳家村的小子,总算是来了。

  之前一顿忽悠,结果没想到,把自己给忽悠到北平来了。都一大把年纪了,帮着皇帝打下了天下,正是享福的时候,多在北平待一天都是亏的。

  张一凡一天不来,他就一天不能返回京师。说实在话,这些人里面,最盼张一凡到日到北平的,除了朱棣之外,就数他李善长了。

  此时,他也是笑呵呵地说道:“大驸马,你要再不来,我这把老骨头估计都要葬在北平了!”

  张一凡听了,便看着他回话道:“那还不好,正好何须马革裹尸还,也能全了你的一世英名啊!”

  李善长:“……”

  朱棣却等不及他们啰嗦,当即插话说道:“正好,我们在议事,走,我们回去接着议事!”

  这一回,轮到张一凡无语了。

  他盯着朱棣道:“四哥,我这都刚到,一口水都没喝,连安顿在那里都还不知道,你就要把我拉去议事,你这个地主老财!”

  朱棣听了,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只是笑着说道:“还需要安顿个什么,当然是住我那里,早就给你准备好了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说道:“走走走,正好说到你建议的那个车营的事情,如今偏厢车都已经打造出来了。走了,议事,议事……”

  看他这样子,似乎是恨不得立刻就出战了。

  张一凡有些无奈,只好随他去了。

  随着警戒的军士也跟着撤离,路人恢复了通行,不过他们都是好奇。

  “这人是谁啊,竟然劳驾燕王和几位国公一起出迎?”

  “来头是不小,你们看到没有,还有一队锦衣卫校尉护送的。锦衣卫校尉知道么?年初可是出了大名的,把当朝宰相给扳倒的……”

  “你们不知道么,我听到了,这人是大驸马啊,就是香山县的驸马县令!”

  “原来是他,他是来当我们北平的知府么?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有福气了。不求香山县那么繁华,有一半都可以了。”

  “应该不是,我们北平这边还动不动被鞑子威胁,还不安全呢,驸马县令不可能是来理政的。”

  “那是干什么?领兵打仗?但是没听说过驸马县令会领兵打仗啊!”

  “谁知道呢,不过不管怎么样,反正他来了,肯定会有好事吧?”

  “……”

  张一凡自然是不知道,大明百姓就知道他是驸马县令,知道他治理了三年的香山县变得无比繁华。他的到来,让北平的百姓开始有了期待。

  此时的他,到了燕王府议事大殿,开始接着议事。

  因为张一凡刚到,坐在主位的朱棣亲自给张一凡介绍北平这边的情况。

  如今这边的朝廷官军,大概沿着长城防线驻守,不过是前哨,兵力不算多。朝廷官军的主力,还是在北平这边。

  北平的北边,还有通州、永平、永安等地,百姓主要是从山西迁过来的。

  在关外,则是蒙元的势力范围,当面的元军将领是朵儿不花,以骑兵为主,大概有两三万人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