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九章 年产24吨的制药厂(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章 年产24吨的制药厂(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改个B,我昨天开游戏的时候才发现老总是奇才不是大师。」

  跟李云龙短暂的寒暄后,步兵专家略微侧过脸,将视线投到了一旁吃瓜的黄河身上。

  二人勉强可以算是老相识,四个月前他们在边区的集体高层会议上有了第一次接触,当时还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虽然黄某人已经跟前世记忆中的诸多大佬们打过交道,但亲眼看到副师长本人后,他还是下意识地念出了那首充满力量的进行曲歌词。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包括绝境战狐和陆军士气奇才等一众高层都笑出了声,甚至就连恐怖的巨头都多看了他好几眼。

  幸好步兵专家善解人意,顺着接下来的歌词唱了一句,才及时帮黄河解了围。

  “没想到吧,我们又见面了。”

  “上次时间不充裕,今天我们可得抽空继续聊聊。一会儿体检结束后,你跟李云龙一起来总部找我吧。关于你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我可是非常感兴趣。”

  “好啦,一直堵在门口会耽误同志们办正事。我先回去了,你们赶紧去体检吧。”

  话毕,步兵专家拄着拐杖就准备离开总部医院。

  此时李大团长眼疾手快,他不动声色地挤开对方的警卫员,抢先一步走在自家副师长的身前帮忙开路。

  原本黄河也想跟上去送一程,可走出来的医生却打断了他的念头。

  “黄河在吗?下一位是黄河。”

  “请做好体检的准备,如果随身携带了武器请放在门口的竹筐里。我们有专人负责保管,不用担心配枪的安全问题。”

  听到自己的名字,黄河急忙跟步兵专家和老李打了声招呼,紧接着便走进了会诊室。进入房间后,他看到了两名正在收拾器材的医生。

  跟影视剧里那些白白嫩嫩,梳着马尾辫的女医生不同。

  身前的二位只是在夏季军装上套了一件白大褂,脸上还带着明显的稚气,一看就知道是根据地医学院的学生。

  “同志你好,咱们接下来先做最基础的体格检查,专门负责化验的主任随后就到。”

  “最近你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吗?以前在战场上有没有负过伤?最近有没有使用什么药物?家族史上有没有遗传病。”

  “请仔细思考,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对接下来的体检很重要。”

  八路军的体格检测包含耳、鼻、口、视力和内科,共计十三大项十八小项,甚至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检查等都囊括在内。

  上述流程本应安排在入伍前,可部队以前的医疗体系并不完整,极少部分项目未能保质保量地落实。

  这也是副总指挥安排本次体检的原因之一。

  由于医学技术的限制,民国时期血液、尿液等化验检查的普及率很低。

  如果不是总部医院教授级别的医生够多,给太原周边团级以上的指挥员体检,绝对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述一连串问题让黄河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八路军的医疗水平和治疗标准,逐渐朝着欧洲老牌军事强国靠拢。

  好事,大好事!

  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后,医生从身旁的桌子上拿起体检单开始记录。

  就在这时,对方突然抬头看了一眼黄河的脸,紧接着又急忙翻出档案认真比对。他的表情变化十分明显,眼瞅着从最初的疲惫转换成了满脸的惊喜。

  “黄局长!我的天啊!没想到您居然回到了山西。”

  “都怪我忙傻了,刚刚居然没注意到是您。快坐快坐,我现在就去给刘院长打电话,让主任们赶紧过来。”

  “您有什么需求就给我说,千万不要跟我们客气!”

  虽然黄河没有直接投身于八路军医疗体系的建立,但他的间接贡献毋庸置疑,在全军内绝对可以排到前三十名。

  毕竟每月一吨的各类药品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光头断了军饷和各种物资配给的现在显得尤为重要。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