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陈北在微博上发起的那些活动,好多人都在现场表白或者求婚。
华夏人大多数都很含蓄,可一旦气氛烘托到那个地方,再加上大家都这么做,那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别人家的电影,不管好评还是差评,都是首映结束之后,微博上才会热闹起来。
陈北拍的电影就不一样了,之前还没拍摄完的时候,就已经炒的满城风雨了。
现在首映还没开始,微博上就各种照片评论满天飞。
有人在晒自己有两张电影票,再配合上一段伤感的文字,立马就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
有人不仅晒了电影票,而且还晒了和另一半在一起的照片,甜蜜幸福,狠狠地虐了一次狗。
还有人晒出了现场表白或者求婚的照片,引得不少人都参与讨论。
有了这么档子事情之后,不管是业内人还是外人都发现,原来电影还能这么玩。
以前他们觉得,电影就是电影,大家一起进电影院,看完后就结束了。
现在再看看陈北的这一番操作,不少人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难怪《那些年》的热度这么高,你瞧瞧人家玩得多花。
这已经不单纯是电影了,陈北这是借着一部电影,直接搞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大型活动啊!
现在很多的影评人都已经确定,只要《那些年》的质量不是特别拉跨,那么它在华夏电影史上,一定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甚至有影片人直接评价道:
“《那些年》对华夏电影的贡献,不仅仅局限在电影的艺术领域,它很可能为整个华夏的电影从业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也有网友在底下评论道:
“陈北老师以一己之力,将华夏电影行业带到了它本不该在的高度。”
“好家伙,我突然觉得花钱买票看电影真的太值了。不为别的,就说现场这个氛围,以及这个活动力度,都值这张票钱了,更何况之后还能看电影呢。”
“非常同意,看陈北老师的电影实在是太划算了。我甚至觉得陈北老师压根就不是想拍电影赚钱,这又是听歌,又是给咱们搞活动的,电影什么的,其实是附赠的!”
“作为一名单身狗,实名羡慕那些能带着男女朋友过来看电影的人啊,我仿佛能闻得见,空气里面飘来的阵阵恋爱的腐臭气息!”
“兄弟不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实不相瞒,在下买的电影票是分开的。一会进了放映厅之后看情况,能坐到情侣中间绝对不往旁边凑!”
“黄牛党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30块钱的票你们炒到300?吃相多少有些难看啊!”
“反正我们这边的电影院已经限购了,每个人最多买两张!”
“好家伙,电影票限购,真是稀奇了!”
“开始了开始了!入场了兄弟们,我去给你们探探路!”
“我擦嘞!这画面!碉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