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58章:羽之神勇,千古有二(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58章:羽之神勇,千古有二(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汉军只需固守,进而拖延时间,阻止我军攻城即可,为何.”

  他知道大可汗病体沉重,都吐血了,还能撑多久?

  汉军理应会固守拖时间才是,急切想要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反而是他们才对。

  乞颜宗元见此情景,心中若有所悟,道:

  “徐闻县被我军攻占,汉军又引大军来此,若是不早日寻得破敌之法,必然断粮!”

  “可康海郡城”

  乞颜买刚开口,就止了声。

  康海郡城固然是图屯粮之所,凑合凑合,也能供应大军。

  但乞颜金瀚还在康海郡城之下,汉军主力又在逐溪,补给路线过长,未必能顺利将粮草运输到位。

  这就是汉军的弱点,虽然小胜一场,但因为丢了徐闻县,便有了粮秣隐患。

  乞颜思烈道:

  “汉军定然心中急切。”

  “今日一战,本汗观汉军阵中,那些从南越征募士卒,颇为灵活,且善于山地作战。”

  “想来汉军必会借着这支灵活的兵马,从各地游斗,骚扰、消耗我军。”

  “既然我军的骑兵,被钩镰枪所限制,正好遣人在南渡江上修建堤坝,令部分江水改道。”

  “从而在康海郡北部,制造出泛滥区,正好起到延缓汉军机动能力的效果。”

  “是!”

  乞颜买立即领命。

  众将更是感叹连连。

  不愧是大可汗,即使小败一场,依然在战阵中,看穿了汉军的下一步动作,并且还作出了应对。

  延缓汉军机动,那么汉军就有断粮的危机,且只能和东胡大军正面作战。

  而他们兵多将广,正面作战,根本不用怕汉军。

  再等到普六茹部发兵,汉军只会更加艰难,要不了多久,就只能仓皇败走!

  汉军打扫完战场,依照岳少谦的谋划,在距离东胡大营百步之外,安营扎寨。

  这是战争史上未出现的扎营方式,两军相隔不到百步,甚至各自营中的望塔,都能一眼探见敌营动向。

  但岳少谦自有一番思虑。

  距离近了,不仅是东胡人能依托土墙防御,汉军也能依托土墙防御。

  毕竟这墙,是两面的。

  而且说实在话,现在正面作战,吃亏的是汉军。

  刘恪正在大帐中与众将议事。

  “兵法有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军大胜一场,又有岳少保以钩镰枪限制东胡骑军,且士气高涨,军心可用。”

  “理当趁此胜势,夜袭扰乱东胡大营,再逼迫其与我军决战。”

  “将东胡人困在大营,便可尽数诛灭,如此此战可定。”

  李景绩振振有词的念叨着他那一套战法。

  乍一听倒是没什么毛病,乘胜追击嘛!

  可众将听罢,都是一脸严肃的道:

  “陛下,我等不如商讨一番,这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之法,应当如何施为。”

  李景绩吸了吸鼻子,那牛鼻子显得孤零零的。

  岳少谦见此,对着李景绩笑了笑,而后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李将军说的也有些道理。”

  “我军确实士气高涨,军心可用。”

  “倒也并非不可一战而定高州。”

  “但在此之前,还需以游击之法,不断骚扰、削弱东胡大军。”

  “从而找到一锤定音,大破东胡人的机会。”

  众人都没提拖延的办法,毕竟拖不下去。

  丢了徐闻县,又离了康海郡城,大军在逐溪县城之下,粮秣确实短缺,随时都有可能出问题。

  而且对付东胡,汉军已经算是三战三胜。

  甚至方才那一战,就是在大可汗面前,赢下来的。

  东胡大军相较于汉军,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难对付了。

  李景绩心中一时感动,岳少保真好啊!

  “报!陛下!东胡人似乎率军在江上修建堤坝!”

  就在此时,有传令兵来报。

  “堤坝?”

  众将对视一眼。

  李景绩迫不及待的表现着:

  “东胡人此举,必然是想人为制造江水泛滥,从而让我军无法进行游击!”

  不是自己用兵,而是猜测敌军目的,李景绩说的倒是没问题。

  岳少谦也是认可道:

  “不错,东胡骑兵在钩镰枪士卒的限制之中,发挥不理想,而且”

  狄邯接过话道:

  “江水浅了,也更方便大军过江,若是普六茹部发兵,便能迅速赶至。”

  “我军的水师,纵然能夺回港口,大船也难以在江上行驶,甚至都到不了谢桥。”

  刘恪颔首,没想到小败一场,东胡大可汗就及时作出了应对。

  这老狗不愧是征战天下的猛男。

  岳少谦提议道:

  “我军可将计就计,借着江水泛滥,运输粮草。”

  “同时有江水泛滥,土壤湿润,更好挖掘,我军可再借此挖地道。”

  他是很看好地道战的,他之前率兵驰援逐溪县之前,收到的最后一封战报,就是长山之战。

  皇帝着实将穴攻发挥到了极致,不仅仅是运用到了攻城、守城之中,甚至连野战都能运用自如。

  堪称创造了一条新的道路。

  就算高州的地理不如交州,没那么好挖地道。

  仓促之下,挖掘的地道,最多也就只是能藏人、藏物而已,做不到长山之战时的攻防一体。

  但也足够发展到“战略层面”。

  只要贴近敌人,甚至和敌人混在一起,就能让东胡人无法发挥出兵力优势。

  甚至还可以让东胡人防不胜防,每天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巴尼汉见着有自己的发挥空间了,立即请命道:

  “末将愿率部运粮,纵然是绕过徐闻县,穿梭于山地间,也轻而易举!”

  挖地道的活儿,南越将士自然也能干,而且干的比谁都起劲。

  毕竟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是败在了长山地道之下。

  现在有用地道坑一把东胡人的机会,看着东胡比自己更为狼狈,怎能放过?!

  刘恪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他要展开游击,是因为粮秣不太充足,只能这么打。

  可要是能借着江水泛滥,来运输粮秣,粮秣就足了,也不用盯着游击。

  只要屯兵固守,把大可汗拖死,东胡人不战自退。

  而且在拖延的过程中,说不定傅玄策就把普六茹阿摩给引爆了。

  更能趁势收复高州。

  再加上已经运用纯熟的地道战,更添一分把握。

  “不错,就依岳少保之计。”

  岳少谦心里有数,只是依计行事还不妥,得多加一层筹码:

  “陛下,既然已有定计,不如再派遣一将,作出我军要发兵强行毁堤的样子。”

  “从而让东胡人觉得形势急迫,日夜修筑堤坝,加大消耗粮秣,使得东胡士卒更为疲惫。”

  “不错,依岳少保之见,该以何人为将?”

  刘恪点头,既然是做做样子,就不能赢。

  派谁为将,呼之欲出。

  众将齐声:

  “非李将军莫属。”

  李景绩:“.”

  这时候就想起我了呗?

  刚才还觉着岳少保挺好的,没想到没想到

  岳少保向李景绩投以一个和善的笑容,道:

  “岳某的副将马括,与李将军有几分相似之处,待到你二人相识,必然能引以为知己。”

  嘶

  包括刘恪在内的众将,都是听得一愣。

  就李景绩这样的玩意,还有第二个啊?

  “那就.”

  刘恪出言,正要定下佯攻人选。

  忽而一阵鬼魅涌上心头。

  “岳少保,现下可是需要麻痹东胡人,从而找到一个一锤定音的机会?”

  岳少谦点头:

  “若是固守拖延,自然不必,可若是陛下想要出兵破敌,必须要让东胡人疏于防备,如此我军才有可乘之机。”

  刘恪看了眼天命栏。

  【装死:你装死很逼真,吐血量较大】

  【死亡诅咒:当你从死里复活,世界会颤抖;谁打开你的坟墓,谁就会释放出恐怖的入侵者】

  这一套连招,不用怪可惜的。

  而且没什么比他来一手诈死,更能麻痹东胡人。

  毕竟棋杀铁浮屠,就已经震撼了无数东胡人,他要是传出死讯,东胡人肯定喜出望外,甚至会重新用上铁浮屠。

  “有一定操作空间。”

  刘恪考虑了一番,之前他不用诈死之计,是因为他要是诈死,没人能统军。

  狄邯有了些威望,能调度大军,但缺乏锻炼,比之顶级名将,终究是差了些。

  如果被大可汗带着东胡大军冲阵,搞不好触发遇强则弱,直接溃败了。

  现在有岳少谦在军中,则不然。

  想明白利害,刘恪心中顿时有了计策。

  “以狄邯为主,李景绩为副,你二人率军两万,与朕一同佯攻堤坝。”

  “是!”

  众将没猜出皇帝的想法。

  但想着多半是皇帝亲自上阵,更能表现汉军的急迫,让东胡人相信汉军特别想摧毁堤坝。

  而且皇帝本人就是天底下的顶级战力,有皇帝在阵中,佯攻后撤军,也更为稳妥。

  岳少谦觉着有些不妥,如果是皇帝亲征,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太过刻意。

  保不齐那行伍经验丰富的东胡大可汗,就会看出破绽。

  不过他看到皇帝脸上的笑容,便知道另有算计。

  也没有多言。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