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太一道果> 第四十五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一切的源头(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五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一切的源头(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皇城,大明殿。

  这是昔日天子处理奏折之处,也是如今长公主行公事之地,在此处商量,就代表着此乃政事,之后可公之于众的。

  幽王一听议事之地在此处,就知对方来势汹汹了。

  大明殿内,长公主姬陵光坐于尽头御桌之后,下方左首,天璇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对面空着同样的一张椅子,乃是为幽王所留。

  至于其他人,即便是位列三公的孟家老家主,也得站着,没了上次议事时的待遇。

  而在天璇之下,为首者乃是一高冠博带的中年儒士,一身儒衫和其余官员格格不入,如鹤立鸡群般,和另一边的孟家老家主相对。

  幽王见到此人,心中已是微沉。

  ‘太史令萧秩,太学这一次又站在了天璇那一边······’

  朝中三公九卿中,以奉常,也即是太常最为特别,因为此职乃是由太学祭酒兼任,乃是唯二的三品。虽为九卿,但话语权还在一般的三公之上,也就只有担任司空的姜氏家主算是高他一头。

  因为姜氏家主就是另一三品,还是共掌江山的姜氏之主。

  太常之下,设六令,协助太常主管社稷之礼仪、祭祀。此方面对于大周朝局影响不大,但对于皇室却是重中之重。是以太卜、太宰、太祝三职皆是由姬氏之人担任,直接插手。

  而太史、太乐则是由太学祭酒的学生担任,至于太医令,相对而言不关键,择医术上乘者担任。

  理论上来讲,太史令和太乐令是可由太学祭酒自行挑选的,但实际上······为了表明太学并非真正游离于朝堂之外,太史令和太乐令,由太学的两位四品强者担任。

  太史令萧秩为何敢和三公之一的孟家家主相对,因为他也是四品,且他还代表着太学祭酒。

  有太学祭酒站在天璇那边,就相当于两位三品联手,其余朝臣皆是低眉垂目,一副泥塑的模样,不敢出头和天璇唱对台戏。

  不过随着幽王到来,气氛开始有了活跃的苗头。

  左右两边各种目光纷纷落向幽王,坐着的天璇亦是看来,笑道:“幽王殿下来了,本宫正想派人请殿下呢。”

  幽王大步上前,直接坐到对方的太师椅上,面色已是不见先前的颓意,而是一片冷肃。

  “本王听说,姜氏那些犯上的分家想要回返神都?”

  一开口,幽王就给分家定了性,冷声道:“姜氏主家只是迁出了神都,可没亡呢,什么时候轮得到分家来做主了?”

  说话之时,幽王别有深意地看向天璇,这分家说的是姜氏,也未尝没有指公孙家的意思。

  虽然姬氏和公孙家不分什么主次,但两方负责方面早就做出了区分,公孙家可没有插手朝政的权力。

  并且这发难理由之合适,连让孟家的老家主孟钧也不得不暗赞一声精彩。

  直接把分家定性为犯上作乱,就可绝了姜离晋位的可能。至于姬氏和姜氏主家那如水火不容的矛盾······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无论实际如何,至少姬氏和姜氏明面上还是盟友,什么矛盾,不存在的。

  一开口就是攻击性十足,并且直指关键,一时间气氛都开始活跃起来了。

  然而天璇却是镇定依旧,无瑕如玉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点着,淡笑道:“是啊,犯上作乱之人,岂能做主?姜氏主家暗中回返九州,串联佛国,背弃社稷,幸有分家姜离深明大义,不与主家同流合污,统合分家各脉,行拨乱反正之举。”

  “有此能人,实乃我朝大幸。本宫有此佳徒,实乃本宫之福。”

  幽王能把握要点,天璇也不逞多让,道明了姜氏主家的行为,反将其打为作乱之辈。主家没了大义,自然是由分家上位,幽王的说法不攻自破。

  “如今姜离正在梁州讨伐太平教,太平教之乱平定之后,便可让姜离以姜氏家主的身份与宗室重新立约,将彼辈逆党驱逐出姜氏。如此一来,今后宗室也不需要因昔日之誓而束手束脚了。”

  天璇慢条斯理地说着,话语中所含的信息让不少人为之动意。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