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泰昌大明> 第36章 新旧西厂之议(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6章 新旧西厂之议(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从进入乾清门看见崔文升的那一刻起,百官便开始猜测皇上让他提前跪候的原因。

  有人猜是为了论罪,也有人猜是为了开恩。但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崔文升趴在那儿居然是为了提请重开西厂。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成化十二年(1476年),道士李子龙以“左邪之道”驰名一时。李子龙以符术私结太监韦舍,韦舍受其蛊惑,将之带入皇城。李子龙因此有机会登顶万岁山(万岁山在紫禁城一河之隔的正北方),观察内宫。

  外来人登万岁山的行为怎么可能瞒得过锦衣卫的眼线。于是,“妖道登山”案发,李子龙伏诛正法。

  生性多疑的宪宗皇帝朱见深得知此事后极度紧张、疑神疑鬼,大感东厂失职。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成化十三年,宪宗皇帝命令宦官汪直从锦衣卫中拣选精锐组建西厂。

  宪宗朝的西厂基本等于东厂的“高恶意升级版”。

  西厂所领缇骑(锦衣卫校尉)的人数比东厂多一倍,同时兼领东厂及锦衣卫的职权。理论上可以侦查天下所有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如果要逮捕中、低级官员,甚至可自行决定,不必向皇帝奏请。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西厂只存在了五年,却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各怀疑虑。

  【民间斗詈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人情大扰......权焰出东厂上。】

  所以,当崔文升以“为办东缉事厂贪帑勒索案,并永绝此类事”为由,提请重开西厂时,几乎所有官员都惊了。

  其中最震惊的,当属离崔文升最近的方从哲。

  这个建议提得实在太是时候了。首辅方从哲前脚才以内阁的名义奏请“将案件交由司礼监审办”,崔文升后脚就提请重开西厂。而且这两个人一前一后,还靠得很近,很难让人不怀疑他们之间有什么勾连。

  但问题在于,崔文升为什么要勾结方从哲呢?给自己的棺材板上钉钉子吗?如果只是把案子交给司礼监审理,崔文升或许还能从王安那里求得一线生机。但如果真的成立西厂,那西厂必定打起十二分精神办好这第一桩买卖。

  能搞出这般贪腐大案的崔文升,绝不是愿意为了“永绝此类事”牺牲的高尚之人。他这么干必然得了谁的什么好处,要么是某位新西厂的预定提督,承诺放他一马,要么就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授意他这么做。很明显,后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答案呼之欲出。不是崔文升勾结方从哲给自己的棺材板上钉钉子,而是内阁配合皇上,借着“东厂贪帑勒索案”给文武百官演了一场名为“重开西厂”的大戏。

  ‘怪不得皇上要我在朝会上,以内阁的名义提出此案!’方从哲突然觉得自己这个首辅差不多快当到头了。皇上把他们摆了一道,将内阁也拉进“请开西厂”的阵营。

  但西厂是什么货色?就算放进厂卫系统里,西厂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东厂管得了的西厂要管,东厂管不了的西厂更要管。什么人都敢抓,什么都敢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