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第171章 赏无可赏,庸人自扰(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1章 赏无可赏,庸人自扰(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武皇看着文武百官,一点都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等,反正时间充足。

  想到李昭在皇后陵墓那边说的话,武皇心里暖了几分。

  世家大族终是心腹大患,如今的武国看似强盛,但腐败之处很多。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武国的国祚能走多远真的很难想象。

  从白糖到冰块、冰棍,从打谷机、风车到曲辕犁,武皇看到了李昭布局的厉害之处。

  武皇其实也发现了,李昭虽然是为了对付世家,但采取的手段却并不强硬,对付世家好像都是次要的,李昭的主要目的还是发展农业。

  虽然天下人都在喊着士农工商,农为国之根本,但真正像李昭这样去做的人很少。

  “怎么?满朝文武,都说不出一个章程来吗?”武皇问道,话里带着一丝讥讽的意味。

  文武百官的脸有点挂不住,又将目光看向了左右仆射,左右仆射根本不接受他们的目光。

  他们实在是不想去想这个问题,上次,他们就被老百姓骂了。

  幽王如此大的功劳,竟然只赏赐那么点,小气的很。

  京都老百姓向来彪悍,一言不合就开骂的真不少。

  因此,左右仆射不想背锅。

  这次,你们商定!

  当然,最好是不给幽王赏赐。

  但说得过去吗?

  “陛下——”最终兵部尚书被推了出来道:“要不,就让幽王卫再增加五百五?至于赏赐,那就是实食邑一万户,另外再赏赐丝绸、盐铁若干,可让幽王在交州建立将作监。”

  实食邑三万户是极高的配置,虽说封地是李昭的,李昭也有统治权,但每个王爷的实际掌控人数其实都不多。

  如果这个奖励发下去,那这三万户的百姓就都是李昭的亲信了。

  而且,这三万户百姓往后都只需要给李昭缴纳赋税,不用再给朝廷缴纳。

  李昭自己也会上缴一些,但赋税却很少。

  这是天大的好处。

  武皇环视四周,发现诸公都没有异议,于是道:“那便如此!”

  “朕记得,打谷机和风车的三月保护期已经到了,工部准备的如何?”

  工部侍郎立即站了出来道:“一切已经准备就绪,臣等立即督促匠人开工。”

  武皇道:“推广到全国需要多久?”

  工部侍郎脸色有些讪讪,这本该是工部尚书杜杰的事情,但因为在家关禁闭,所以他这个工部侍郎就顶了上去。

  工部侍郎是真的不太想接这个任务,但却不得不接。

  “倘若将图纸,匠人分配各地,最快也需要四个月!”

  大家都知道,这是保守的说法。

  比如武国最南端的诸州郡就距离遥远,四个月的时间未必能够赶到。

  死在途中都有可能。

  因为这其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水土不服,山匪,甚至是世家都会动心思。

  因为是推广全国,让老百姓都能用得起,故此,需求量极大。

  能不能在秋收的时候拿到工具,都还是个问题。

  所以,这不是个好差事。

  武皇闻言,脸色一沉,不满道:“加快进度,无论如何,在明年秋收之前一定要推广开来。”

  武皇心里也很清楚,但凡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不太好处理。

  那些提前买了工具的世家大族未必就不会动心思,他们心里未必真的平衡。

  只要他们在路上使点绊子,动动手脚,无数没有购买工具的世家大族还有老百姓就得继续等着。

  这个时间可能会无限拉长。

  天高皇帝远这句话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

  “是!”工部侍郎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朝堂诸公还是希望能够尽快推广,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一个家族中都难免有不齐心的时候,更别说全国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