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晋末长剑> 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食粮乏尽若为活。”有人高声和之,声音里还带着颤抖。

  “救我来!”

  “救我来!”

  田中所有人都和了起来。

  “哈哈,妙哉!”胡毋辅之高兴地手舞足蹈,立刻让人拿来纸笔,打算记录下听到的这首歌。

  吴前哂然一笑。

  这歌他听过,还会唱。

  最先是邵司马唱起来的,后来在银枪军中广为流传。

  至于耕田,确实是邵司马在带头耕田。

  战事一结束,邵司马就组织人抢种小麦,一点没耽搁,因为已经有点晚了。

  其实,这会的河南,种越冬小麦的人不多,粟才是主流。

  但邵司马觉得洛阳频繁战乱,难得有安宁的时候,不如抢种一批小麦,来年五月就能收。届时若还没打仗,那就再种一茬杂粮,将粮仓都充实起来。

  因为耕牛严重不足,马耕又太浅了——更何况马儿同样很匮乏——于是邵司马像打仗一样,身先士卒,带着军士们一起“人耕”。

  这会就是了。

  吴前看了一会,心中愈发感慨。

  邵司马说“洛阳城里无好人”,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带头耕地,让儿郎们足食,而不是一味搜刮百姓,这却是什么来着?对,教谕们说的“大仁”。

  大仁大勇,真的值得他追随。

  “俚歌小调罢了,有甚好听?”王衍听了一会就没兴趣了,悻悻说道。

  “救我来!救我来!听到没有?”胡毋辅之哈哈大笑。

  王衍只当他发神经。

  这人门第不错,但小时候家里很穷,与泥腿子接触多了,总有些神神叨叨。以至于太尉征辟他到幕府做官都拒绝了,怕不是有点病。

  现在是太弟中庶子、阴平男,身份高贵,结果还是喜欢这些黔首们哼唱的烂俗小调。

  能不能欣赏点高雅的东西?

  “我记完了,走吧。”胡毋辅之笔走龙蛇,将这首歌记下后,毛笔潇洒地一扔,直接上了牛车,把王衍往旁边挤了挤,道:“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彦国,你是不是忘了正事?”王衍不满地问道。

  “有酒没?”胡毋辅之问道。

  “没有。”王衍很干脆地拒绝了。

  胡毋辅之遗憾地咂了咂嘴,方才说道:“邺城败了,败得很惨。”

  “刘元海呢?他的救兵呢?”王衍神色一正,问道。

  “来不及了。”胡毋辅之摇了摇头,道:“石超、王斌连吃败仗,士卒逃散,城中只剩一万五千甲士,守不住了。”

  王衍差点被自己的唾沫呛死。

  一万五千甲士,守不住邺城?

  邵勋才多少人,他就敢守洛阳。

  “王浚、司马腾十几万大军,邺城早晚陷落。纵是太弟想守,也没人陪他等死啊。”胡毋辅之叹了口气,说道:“更何况,太弟不想守了。旬日前便带着残兵败将,奉天子南奔洛阳。走得仓促,一路上,唉……”

  “一路上如何?”

  “君臣都未带钱。”胡毋辅之说道:“只有中黄门行李中藏了三千钱。被人知道后,天子下诏借钱,道中买饭。还没有食器,只能用瓦盆吃饭,唉。”

  王衍无语。

  你们有兵将随行护送,还要“买”饭?

  最让人难绷的是,天子专门发了一道诏书,却是为了借钱吃饭……

  “我跟了几天,便先行一步,来洛阳打点。”胡毋辅之仿佛也不堪回首,不愿多提这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