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11章贪乱(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章贪乱(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青年他天真地以为时代进步,王朝轮回或许可以避免,但随着他见识越广,也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荒诞。令无数人唾弃的指鹿为马,居然也能再次出现。鸭鸭鼠鼠,傻傻分不清楚。

  不过这种情感,只在霍峻心中刹那而过,重活一世的他,为自己而活。怜悯百姓,等天下安定再说。

  “玄德公心怀伟业,所思必有所成。”霍峻夸赞道。

  心智坚定的刘备,也是收起了自己脆弱的情感,笑道:“仲邈随军北上,尚且如何?”

  霍峻拽着缰绳,笑道:“收获斐然,玄德公将士骁勇,逼近叶城,令人钦佩。”

  收获确实颇丰,刘备打了几十年仗的细节、习惯,霍峻都有意识地记录下来,特别是骑兵使用上,让霍峻耳目一新。

  不过就是受到他人的轻蔑而已。或许因自己的年轻,刘备又以上客待之,让张飞、关羽二人有些不爽,并不如陈到、徐庶等人礼遇自己。

  对此霍峻也没什么不满,毕竟自己确实如此,自己目前的简历放在他们二位面前,算不上什么。

  刘备嘴角扬起了笑容,说道:“曹军大队人马尚未兵至,诸部不过小敌,岂可称道。若曹孟德不南下,就是不知道他会遣谁统军,曹仁、夏侯惇、夏侯渊?”

  言语间,刘备有了几分期待之感。在他的眼中,除了曹操亲至,其余部将并没有多大的威胁。

  对于战事的走向,霍峻并没有那么期待。从后世而来的霍峻知道这场战斗的结果,刘备取得了战术胜利,但于事无补。

  在刘表不出全力的情况下,仅凭刘备是改变不了什么中原大局,而霍峻则是期待能否通过这场战争改变刘备的想法。

  临近傍晚,刘军扎营。

  营帐内,霍峻又在夜读书简,想着近来北上的所见所得。

  “仲邈可在?”徐庶在帐外,说道:“庶前来拜会!”

  “元直请进!”

  霍峻将徐庶迎入营帐,问道:“元直深夜拜会,不知所为何事?”

  徐庶在演义里还是与历史不同,徐庶离开刘备不是因为他太牛逼,曹操抓了他的母亲。而是当阳之败时,徐庶母亲与徐庶失散,徐庶返回去救他的母亲,不得已离开了刘备。

  入了曹魏之后,在曹丕登基之时,徐庶名列劝进表当中,官拜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乃是御史台最高长官,类似后世的最高监察长,负责监察群臣工作。

  新野之时,诸葛亮与徐庶也有过同事,多次评价徐庶直言不讳,心系公事,在政治上也常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以至于诸葛亮治理益州的时候,念念不忘徐庶,多次让手下向徐庶学习。

  在霍峻随军后,徐庶与霍峻时有畅聊,因而二人关系也颇是不错。

  徐庶斟酌少许,说道:“主公曾有言,欲和袁绍,以南阳为业,只是庶此番北上,所见南阳凋敝,难以养兵,又无艰险,非是立基之地。若能得刘荆州助力,南下江东,取六郡为基,或是可行。”

  徐庶投靠刘备不久,依靠最近的表现赢得了刘备的信赖,从而也从刘备口中得知下江东的战略。不过刘备却没说是谁提的建议,但徐庶见到霍峻随军,也大概猜到了是谁的想法了。

  顿了顿,徐庶说道:“东进江左,主公所忧不过兵力、水战等事。庶智虑不及仲邈,君若能解决,或许能去主公心中忧虑。”

  在下江东还是留在新野的问题上,徐庶是支持下江东的,以他的智慧也看到了取江东背后的机遇与风险。今夜拜见霍峻,或许就是告知刘备当下的疑虑。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元直之意,峻知也!不过大战在即,非言方略之事,且观战后如何。”

  “诺!”

  书群:740753945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