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406章魏高祖?(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06章魏高祖?(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曹操捋着胡须,说道:“八公诸山错峙一隅,周围百余里。其南望肥水,北临淮河,巍峨险峻,怪石嶙峋,屏蔽寿春。今欲御外,可在山上险要之所,修筑山城,与寿春成掎角之势。”

  “于山城中深挖水井,储备数月之粮。纵水贼举兵进犯,凡欲克寿春,必先取山城。粮草水源充沛之下,将士坚守山城,寿春兵马呼应。纵刘备再行断水取营之策,此将是难成也!”

  在八公山上修筑山城,不可不谓妙棋。

  之前夏侯惇命军士在山上扎营,延缓了刘备攻取寿春的进度,直到法正献策方才拿下八公山。如今在山上修筑城池,不仅是法正之前的断水之策则难以复制,寿春防御体系将上升一个难度等级。

  建成后的山城居高临下,可见周围状况尽收眼底。只要寿春不失守,山城内的军士凭借城内的粮草与水源,就能坚守下来。

  按照曹操设想,寿春与山城分守肥水东、西两岸,形成连环的组合城。山城凭借山势,寿春依仗水流,将形成堪比襄樊的防御工事。

  夏侯惇犹豫几许,说道:“若依大王之意,是否是舍内城,建山城?”

  曹操毫不犹豫,说道:“寿春当内外兼备,山城与内城一同兴建。然顾忌次重之分,当先建山城,后建内城。时建成之后,外有寿春水城、八公山城,内有嵌套小城。如此营造城防,寿春则非人力所能破。”

  四座城郭,兼顾山水险要。在曹操眼中只要守将不是蠢蛋,或是出城作战,即便自己兴倾兴国之兵南征,也唯有饮恨寿春城下。

  “请大王放心,惇当竭力为之。”夏侯惇答道。

  “元让性情急躁,温扬州当多进言,归正元让行举!”曹操说道。

  “诺!”温恢应道。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夏侯惇或许能力差了点,但胜在听话,能听取正确的建议,这点比夏侯渊、曹仁好多了,不用让他那么烦恼。

  继而,曹操环顾众人,说道:“今刘备已撤,各部按军令陆续拔营,不得有误。”

  寻机,司马懿出列问道:“启禀大王,臣代兖州刺史询问,军中身患疫病将士,当如何安排?”

  曹操沉吟少许,说道:“行动不便者,留于淮北;尚能行军者,随军撤退。一切交让伯达安排调度,若有紧急之事,可上书表奏。”

  “诺!”

  对于瘟疫的概念,曹操与众人仅有浅薄的认知,既不知道空气传播,也不知蚊虫、血液传播。

  在他们眼中隔离就是隔离患病军士,至于没患病的人就没有问题。对潜伏期这个概念,他们都闻所未闻。

  认知差异下,刘备与曹操的撤军有天壤之别。在霍峻的主持下,刘备将会隔离帐下所有军士,避免将疟疾带到武汉。而曹操撤军与往日并无区别,或许疟疾会被曹操带回邺城。

  北伐或许告一段落,但与疟疾的战争才刚开始!

  少顷,伴随着议题结束,众人纷纷告退。

  曹操从案几上,拿起毛笔,将在空白的巾帛上书写诏令。然曹操即将下笔,却见孙权走到帐口,又折返回来。

  “仲谋莫非有要事禀告?”曹操问道。

  孙权凑到曹操身前,面露犹豫,似乎有话难说。

  迟疑半响后,孙权说道:“启禀大王,臣斗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抬头看去,见孙权这般吞吞吐吐,皱眉说道:“卿但说无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