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418章改爵初思(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18章改爵初思(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明岁耕作,及越后年,江淮则可自给自足,省并粮资,可为国家积蓄之用。从此敌若犯我,以江淮之粮足以御敌尔!”

  刘备翻阅《淮南论》,听着霍范的讲述,不由面露惊奇。在奏疏上,霍范竟将各种屯田数据列在上面,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如三万屯田兵的布置,凡每处能开垦多少农田,岁能出多少粮食,以及疏通何地的河渠,几乎详细道来。

  一封极为严谨的奏疏,令他难以指摘错误。

  继而,刘备抬头打量二女婿霍范,又念起自己的大女婿陆逊,不由暗叹自己好运。

  大女婿陆逊虽有儒生作风,但实则外柔内刚,文武兼备。

  二女婿霍范虽年纪尚轻,但经霍峻、司马芝的调教,已有治政之才,就不知兵略有其父多少成色。

  看来霍峻让霍范入武汉,不仅是表达自己无异心的举动,也是正儿八经向他汇报工作。

  刘备将奏疏交与诸葛亮,问道:“士载所疏《淮南论》,不知士元以为如何?”

  庞统拱手答道:“启禀大王,统以为可行。择扬州军士戍边,合中原降卒,于淮南耕作,劳二休一,以岁收稻米为酬,悦戍边将士之心,必能让淮南农事大兴,不为粮资而愁。”

  刘备微微颔首,赞道:“士载思虑周密,精通农事,所呈之疏严谨精准,盖非常人所能比。此策待孤仔细详读,予以批复。”

  “多谢大王盛赞,小子愧不敢当。”

  霍范受宠若惊,说道:“今臣父本欲同行,然碍于碍于正旦贺礼无备,遂于江淮停留数日。不日便至武汉,拜谒大王。”

  刘备脸色微正,佯装不悦,说道:“蒋干已亡,王印抵京。孤已知此为曹操之计,仲邈又何需亲自入京?”

  “启禀大王!”

  霍范不卑不亢,解释道:“今正旦不日将至,臣父许久未见大王,欲亲自入京拜谒。且臣父言,淮东布防初有头绪,需见大王禀报。”

  “也罢!”

  刘备露出笑容,说道:“料思念之语,孤亦有些思念仲邈。但江淮无人守备,恐是不妥。”

  闻言,庞统晓得刘备之意,拱手说道:“启禀大王,统于江淮尚有公务,今需回淮理事。”

  “那便有劳士元奔波了!”刘备说道。

  “诺!”

  众人退下后,刘备盯着案几上的淮南王玺,独自发起了呆。

  倒不是他觉得王玺有什么异常,而是仅觉得当下的爵位不够用了。

  汉代以降,凡人臣爵至县侯已是常态,公、王不能轻授与人臣,唯食邑数目各有不同分别。

  增食邑而不涨爵,千户可为县侯,万户可为县侯,其间无分别,何以显示功臣尊贵?

  等到他称帝之后,何以封众人?

  及他子辈有朝一日,三兴大汉,何以封功臣?

  将县侯升到公,届时哪有忠心臣子敢接受?

  唯操莽之辈无所畏惧,甚至渴望更进一步。

  就不知能否改爵制,将公拆掉,分为刘姓公,与异姓公之别,用于封赏功臣。

  “大王,淮南王玺如何处置?”侍从问道。

  刘备思绪被扯回现实,随口说道:“将其融成金水,铸为金器回赐有功之文武。”

  “诺!”

  ——

  且不言刘备因淮南王一时,生出改爵制的念头。霍峻今下已抵达庐江马场,为刘备挑选正旦贺礼。

  庐江马场组建于建安十二年,至今下建安二十二年,已有十个年头左右。

  从彼时的四、五百匹骏马,经过饲养与扩充,今下已有四千多匹骏马,是为南汉第一军马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