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507章利城求降(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07章利城求降(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章武三年,三月。

  刘备出兵襄樊,先夺武关,及围宛城。

  曹丕留司马懿、孙权居京,己率大军南征刘备。

  四月,马超杀曹真信使反叛,与陆逊互派信使,两军兵马众多,声势浩大,威震关陇。

  陆逊出四万兵,举民五万为徭役,以魏延为先锋,走傥骆道入关中,号十万兵,关中肃然。

  马超命弟马岱出兵陈仓为疑兵,自己率大军出祁山,阴连羌、氐兵马,号有五万步骑,陇右为之震动。

  关陇为之震动,荆州大军云集,两地连乱成一锅粥。这一时刻曹操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几乎因战事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

  既是弊政集中爆发,岂能少了江淮地区。曹丕上位欲整合徐州兵马,然在霍峻的长期重创下,徐淮内部愈发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联合体,可非那么容易操作。

  利城郡,利城。

  五六百多名兵民们聚集在府衙外,或壮年,或残障,或健妇。众人气势汹汹,声音嘈杂,用方言怒骂太守徐质。

  为首的蔡方满脸横肉,身材魁梧高大,骂道:“让徐质滚出来,为何精选兵户。若不撤令,休怪我等动武。”

  “让徐质出来!”

  “出来!”

  在蔡方的攒动下,军户们人声鼎沸,喊骂声惊天动地。

  府内,徐质在堂中来回踱步,听着府外的动静,神情甚是焦虑,心中已是不知所措。

  自曹操为安抚泰山诸将,分徐州琅琊、东海、下邳三郡给臧霸、吴敦、孙观等人出任太守,准许他们保留士兵自治。

  后因与南汉交战,不少将领战死沙场。不过曹操为了安抚诸将,让他们为曹魏御边,准许他们的后代或是部将继任太守,保证他们自身的利益。

  然随着曹丕上位,徐州兵的好日子到头了。因曹操病逝,徐州军户动乱之故,曹丕寻机罢免原利城太守,任命徐质出任太守。

  徐质上任之初,实际上是有心理准备,知道这个太守不好当。然他没想到太守难当到这种地步,左右从吏明顺暗逆,赋税收不上来,政策推行不下去。

  为何赋税收不上来?

  则是因泰山诸将的骚操作,为了拉拢自己部下与百姓,他们将郡内大部分民户不论老幼男寡,全部编入军户。

  军户因征战之故常是不出税,且不举徭役。加之利城靠近大海,军户们多生产海盐,将海盐贩卖与中原,不受曹魏的盐铁官营律法束缚,由此大赚特赚。

  海盐赚钱,又不缴赋税,这些郡兵们已是形成了利益集团。他们可以换老大,但绝对不允许老大损害他们的利益。

  徐质为了完成大魏皇帝曹丕的指令,也为了自己的政绩,决定向这些军户动手,下达精选青壮,淘汰老弱的政令。即准备将军户中的老弱划为民户,让他们上缴赋税。

  徐质所颁布的政策直接侵犯了利城郡兵户的利益,在将校的默许下,军户们以蔡方为首,围堵徐质,逼他废除这条政令。

  今徐质被围堵数日,唯有躲到府衙中,避而不见。

  “滚出来,徐质!”

  “出来!”

  听着外围嘈杂的声音,侍从面露担忧,劝道:“府君,今兵户激愤,多有怨言。府君不宜强推,何不如出面向众人言,撤销新政。”

  闻言,徐质怒甩袖子,说道:“撤销新政,当纵贼气焰。今后欲再推行,必然行之艰难,今岂能向众兵革低头?”

  “且陛下托付之语,尚在我心间回荡,今岂能随波逐流乎?”

  关乎他威信的问题,徐质岂能屈服?

  毕竟如果他屈服了,有了第一次,则就有第二次。这些郡兵会不断要挟他,而他也会一次次被他们所裹挟。

  且他废除政令,被曹丕所知,必会怪罪他治理不善,轻者罢官免职,重则掉脑袋。不废除政令,说不准还能逼兵户妥协。一旦兵户妥协了,他就能在利城郡施展开拳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