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540章归乡大礼(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40章归乡大礼(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七门三堰欲开多少顷田?”霍峻问道。

  “三堰全开,二千两百余顷,分万户民众。”蒋济答道。

  霍峻望着舆图上的河堰选位,皱眉问道:“我恐归乡淮民不足万户,今开田二千两百余顷,恐有浪费人力之嫌。不如先开七门堰,寻观人数再修乌羊、曹责二堰。”

  治理地方,霍峻常顾忌会造成行政浪费。今为安置淮民,上马大工程,不怜惜民力,若所归乡百姓不多,必定会浪费民力,以及损耗大量钱粮。

  “不然!”

  蒋济摇了摇头,说道:“中汉之末,天下战事四起,淮人南奔荆、江、扬三州者不少于数十万之多。如淮南大兴,岂无数万百姓归乡?”

  说着,蒋济拱手说道:“都督,世人言上行下效,主行客从。如都督欲令淮民归乡,可劝南渡诸卿迁家归淮。时上者迁居,渡淮民者当纷纷南归。”

  霍峻踱步微思,蒋济所言虽是简单,但如何让南渡的淮泗籍贯的将领文武归乡搬回来,则就是不小的问题。但是如果中高层淮泗人不回家,欲大规模复兴江淮,则就怕是空谈。

  江淮不大规模复兴,霍峻欲想北伐中原,其后勤补给则就是大问题。

  “容我写信与步扬州!”

  霍峻停下脚步,说道:“步扬州,临淮人,其左右有不少淮泗乡人。如能让步扬州迁族归淮,则能令大量淮人文武归乡。如按子通言,上行下效,归乡民众必然不少。”

  淮人以鲁肃、步骘二人为核心圈层,如步骘与诸葛瑾、严畯、卫旌等淮泗之人交好。除了淮泗文人外,武将几乎多在霍峻帐下。

  相较被迁往武汉的武将家眷,这些郡守、州刺史家眷常随他们左右。如果步骘愿意带头迁家回江淮,那些淮人文武多半愿意回迁。

  “对了,吕交州为广陵海陵人,我自当书信言语之。”霍峻说道。

  霍峻在南汉经营多年的人脉,今时终要发挥出来,他准备写信劝劝那些与他有交际的淮泗籍贯的文武,尽量让他们迁家回到江淮,而他将以安全及田亩作为保障。

  蒋济露出笑容,说道:“不知都督欲修单堰,亦或是开三堰?”

  “开三堰!”

  霍峻坚定决心,说道:“若无区区万户百姓迁居庐江、九江,怎敢言大兴江淮乎?”

  万户百姓大概在四-五万人,如果庐江、九江能有四五万人归郡,加上广陵那边的数额,江淮六郡户籍或能突破到三十万人。

  有三十万百姓,加上江左沿江的百姓。霍峻今后不论是出泗水,亦或是攻略河南,有水道运输的前提下,足够保证后勤粮草当是不难。

  “诺!”

  “子通,今耕牛够否?”霍峻问道。

  蒋济摇了摇头,说道:“今江淮耕牛价高,三四头牛抵一匹马。如要买耕牛,恐要寄希望于南中。”

  “好!”

  “我当书信与糜南中,让他能否挤出千头耕作与我江淮。”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子通可让人渡江,广告淮人旧民,言归乡大礼。凡一户归乡者,择选上等水田,免田租、赋税一年;两户归乡者,可减免田租、赋税两年;三户归乡分一牛,减免田租、赋税两年。千头耕牛,先到先得。”

  南中非是单纯的农耕社会,当地蛮夷常年放牧,故而不仅盛产马匹,还出产耕牛。

  糜芳经略南中,除了买卖奴隶、战马外,还有向吴楚售卖耕牛。今霍峻为了吸引大量淮民还乡,不出血怕是吸引不了太多的百姓,今下他当以赠送耕作为由头,吸引南渡淮人北迁。

  “诺!”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