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兰芳> 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一个国!(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一个国!(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照理来说,火器没有如此强大的性能才是。

  枪和炮都能打得很远,比清军的枪炮射程都要远,这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是以火枪和火炮的性能与射击频率,就算数量很多,也不应该能打到那个地步啊?

  弘历绝对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皇帝,火绳枪是目前清军的主战装备,这一点弘历很清楚,弘历也知道西洋之地有性能更好的火枪。

  那种枪械用燧石打火,制造精巧,射击不需要火石,且射程相对比较远,射速也比较快,省略了明火的需求,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一些。

  这种燧发枪大清不是没有,弘历自己就有,还有好几支,是他打猎玩乐专用的火枪,十分漂亮精巧,但是因为制作成本高,制作技术艰难,所以没有推广到军队里使用。

  难道说,对方所用的就是这种燧发枪吗?

  至于火炮,射程远,无非是火炮重量更大、用火药量更大,炮弹弹丸更重,这个倒是不难想出来。

  弘历思来想去,让李玉去把自己打猎用的燧发枪拿了过来,又叫人拿了几支军队里用的火绳枪,然后让人在宫里面打枪,观看具体情况。

  侍卫们进行了开枪演练之后,弘历确定他的这些藏品燧发枪打得的确稍微远一点,而且操作起来也相对方便一些。

  这要是数量大了,肯定也有更大的威力,于是弘历认为那支“明军”可能就是使用了这种兵器。

  想到了这种兵器,弘历顿时想起了平日里不为他所重视的技术人员——工部工匠和欧洲传教士。

  弘历于是喊来了制作火器部门的工部官员以及宫廷内的欧洲传教士,向他们询问了关于燧发枪的量产问题,得到的答案让他十分不满。

  还是那句话,这种枪械制作起来难度比较大,用料比较考究,且需要大量燧石,很多关键部件需要工匠手搓,制作周期也很长,就大清目前的生产体系来看,想要量产的话短期内行不通。

  成本方面,也会很高。

  弘历很生气。

  “连贼军都能使用这种燧发铳,轮到我大清却办不到了吗?我大清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怎么可能办不到?!马上想出办法!想不出来办法,你们这個官就别做了!”

  相关官员立刻跪下请罪,满脸无奈地向弘历表示一定会努力研究办法,但是还请皇上给他们一些时间,不要太过于紧迫。

  弘历倒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只是有些事情他实在是忍不了太久,于是他就给了这些官员们五天时间,让他们想出一个量产的办法来。

  五天?

  真要搞起来,五个月都打不住,还五天?

  这位大皇帝是不是把科学看作什么简单的东西了?

  随同前来的法国传教士李俊贤同情的看着自己的这些中国同事们,为他们的命运感到同情。

  但是弘历也没有单独放过李俊贤。

  他向李俊贤询问了关于燧发枪和精良火炮的事情。

  李俊贤则表示在欧洲,燧发枪有比较成熟的制造技术,并且有一些机器可以辅助生产,很多军队已经不再使用火绳枪,而全面使用燧发枪。

  弘历如果很想要这些兵器的话,或许可以派人去欧洲采购机器,或者直接向欧洲国家下订单,购买枪支。

  李俊贤的话让弘历那转动比较迟缓的大脑忽然想起了尘封已久的一些往事。

  他想起来十三年前在京师去世的那个他曾经很赏识的欧洲人蒋友仁,他曾给自己介绍过很多关于欧洲的知识,包括一些火枪火炮的知识,让弘历知道欧洲人也经常用火枪火炮作战,且有不错的成熟的作战技术。

  当时弘历并不在意,关于欧洲的知识他也不怎么在意,听了就行了,没往心里去。

  在他看来,帝王统治学才是最重要的,值得他铭记的,其他的听听就可以,至于是否需要长久地记住,那自然是毫无必要的。

  奇技淫巧,不配进入他那高贵的知识体系之中。

  蒋友仁死后,欧洲传教士在大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修缮自鸣钟表和欧洲机器制品,以及协助观察天文景观等等。

  并且,在蒋友仁之后,再也没有具备很强专业知识的传教士存在于清宫之中了,以至于蒋友仁主持修建的圆明园大水法已经渐渐难以喷发出当年那般壮观的水上景象了。

  整个宫廷里居然找不到一个能够修缮维护大水法运行的人,这种重要的技术居然没有人掌握,弘历一度为此十分生气,但后来也就没有更在意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