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你管这叫创业?> 第172章 席卷(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2章 席卷(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秦少言在沪市几位代表的注视下敲响了爱德华的房门,然后十分热情的给双方进行了介绍。

  爱德华对袁继民的到来表现出了客气而又疏远的态度,当他听说袁继民的来意后,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袁先生。”爱德华操着标准的美式口音说道,“沪市确实是很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但是我们的这次预算有限。”

  “我们选择比赛城市是经过慎重考虑和仔细核算过的,是综合各方面考虑的,并不是单纯的根据国际知名度来安排。”

  袁继民微笑的说道:“达蒙先生说的这个理由我们也理解,我们是很希望和脸书网进行这次合作的。”

  “至于预算方面不用担心,我们沪市会提供这场比赛的资金,包括这次宣传活动我们也大力支持。”

  秦少言低头在爱德华耳边嘀咕了一阵,爱德华露出了惊讶、好奇的表情,随后看向袁继民露出了微笑。

  “既然贵方这么有诚意,我们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爱德华迟疑了一下,“不知道贵方有没有充足的准备,这场国际马拉松赛可是会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

  袁继民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个请达蒙先生放心,国际马拉松赛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从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就经常举办马拉松比赛。”

  “1996年开始沪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形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参与人口众多的传统赛事。”

  “比赛有项目有男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5k、2.5k等项目,参赛人数有数千人,其中还包括英美德法日等国家的选手。”

  “马拉松比赛举办经验,安保方案,交通管制,比赛路线设置,媒体宣传我们都有成熟的方案和丰富的经验。”

  秦少言这时明白为什么沪市反应这么快,还这么积极要参与进来。

  因为马拉松比赛本来就是要举办的,而且是一年一届。

  现在有环球国际马拉松比赛这个金字招牌,只要蹭一下就有好处,又不会额外费多大力气。

  “那既然这样。”爱德华思考了一下,伸出手和袁继民握了握,“我们在金陵考察完毕后,下一站就去沪市。”

  “欢迎欢迎。”袁继民用力握紧了爱德华的手。

  双方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秦少言笑的更加发自肺腑。

  第二天,奥组委、校园网、脸书网和跟随的记者团抵达了金陵。

  这个六朝古都经历成百上千年变迁,依稀还能看见旧日的古迹。

  昔日的胭脂之地秦淮河畔也变了模样。

  金陵当地行政机构对奥组委、校园网等协调小组的人到来十分重视,接待也是高规格的。

  领导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难掩的笑容,对他们非常的配合。

  很难不高兴啊。

  这简直是天上砸下来的馅饼啊,一开始听到消息时候金陵行政机构还不相信,多方确认之后乐开了花。

  别人出钱免费帮他们宣传,而且还是如此重大国际性活动。

  全市上下高度重视,连省里领导都亲自过问了一番,指示他们要全力配合,做好赛事的保障工作。

  对此金陵当地还是很忐忑的,因为他们从没组织过类似的大型马拉松比赛。

  不像燕京和沪市,有着丰富的举办经验。

  比如燕京1981年就开始搞马拉松比赛,一年一届。沪市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搞,96年变成国际赛事。

  所以当地领导面对协调小组时候心里发虚,生怕对方嫌弃他们没经验就取消了金陵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