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南朝不殆录> 第56章 战为何(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6章 战为何(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侯安都对此比较关注,侯胜北则是听过算数。

  放了一个长假,他赶紧回到军营报到,洗洗自己这段时间愈来愈浓的脂粉气息。

  -----------------

  就在八月,战事突起。

  自从王琳败北,巴州、湘州便被北周视作势力范围,由后梁萧詧镇守作为藩属,终于和南朝发生了冲突。

  北周遣大将军贺若敦率马步万余人奄至武陵。

  守将吴明彻众寡不敌,引军退至巴陵。

  北周又遣独孤信家臣,独孤屯之子独孤盛领水军进至巴、湘,与贺若敦水陆俱进。

  侯瑱率军从寻阳出发,前往边境防御。

  贺若敦率步骑六千,乘胜深入,屯军于湘川。

  听闻吴明彻的败讯,侯胜北不禁想道,他可能不是缺乏能力,只是单纯倒霉吧?

  要不然怎么会自命不凡,却到哪里都打败仗呢。

  既有智将、勇将、福将,想必也有霉将了,他暗暗地给吴明彻起了这么个绰号。

  不过不能眼高手低,只说别人,侯胜北好生操练自己麾下那千余人马。

  自从栅口战胜,晋级八品平虏将军,阿父又给他补了一幢,侯胜北此时已经率领两幢,麾下有一千多人了。

  北周军还没交过手,据说府兵的战力甚强,不知道实际如何。

  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跟随阿父出征,须得做好准备。

  ……

  九月。

  陈蒨对于和北周军的战况十分重视,决定调整部署增援。

  虽然已经遣使通好,若是想在谈判桌上得到些结果,须让北周知道我朝力不可侮,该战还是要战。

  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本来出任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

  本来是要准备对付东扬州的留异和陈宝应的安排。

  然而湘州战事更为吃紧,徐度尚未就任,改为率军与侯瑱会师于巴丘。

  徐度发兵六日后,陈蒨诏令太尉侯瑱率军进讨巴、湘。

  侯安都则是告诉儿子:”快了。”

  ……

  时当霖雨不止,秋水泛溢,侯瑱的水军横渡江上,隔绝了北周军的粮道。

  独孤盛、贺若敦粮援断绝,分军抄掠,以供资费。

  湘、罗之间农业遂废,化为一片荒芜。

  两军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反倒相互施策用间,颇多花样。

  贺若敦唯恐侯瑱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为土聚,覆之以米。召集诸营军士,人各持一囊,派遣部分军官,装出分发粮食的样子。

  然后召集附近村民,假装有事询问,使村民于营外遥见伪造的粮堆和分发粮食的场面,随即打发走这些村民,散布消息。

  侯瑱闻之,信以为真,认为贺若敦兵粮不缺,不敢立即发起决战。

  贺若敦又增修营垒,建造庐舍,示以持久之意。

  侯瑱据守险要不战,敌军粮道已断,只需旷日持久,待北周军疲敝,自然崩溃。

  在两军相持过程中,贺若敦不断使计。

  本地土人心向南朝,经常乘轻船,载米粟鸡鸭,犒劳侯瑱军。

  贺若敦以此为患,伪装土人之船,伏甲士于中。

  侯瑱军的士卒望见,以为饷船到了,争相来取。

  贺若敦的甲士杀出,战而擒之。

  ……

  贺若敦军中经常有人乘马投降侯瑱,于是别取一马,牵之靠近船只,在船中鞭之。

  如是者再三,马畏船不上。

  贺若敦然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坐畏船马假装投降,招揽侯瑱军。

  侯瑱派兵迎接,前来牵马。

  马畏船不上,贺若敦又是伏兵杀出,尽斩侯瑱迎接之兵。

  此后真的再有土人送饷犒劳和逃亡兵卒来降,侯瑱疑心病重,也以为有诈,派兵拒击,因此不能得知贺若敦军的真实情况。

  名将之间的争斗若是。

  ……

  毕竟侯瑱已占据大势,贺若敦小手段虽多,终是不能持久。

  十月。

  侯瑱于西江口杨叶洲一举袭破独孤盛,大败北周水军,尽获其船舰,缴人马器械,不可胜数。

  独孤盛收兵登岸,筑城自保。

  侯瑱因战功授都督湘、桂、郢、巴、武、沅六州诸军事、湘州刺史,改封零陵郡公,食邑七千户,居本朝之冠。

  陈蒨再诏司空侯安都率军与侯瑱汇合南讨,侯胜北又要随军出阵了。

  ……

  十二月,侯安都与侯瑱会师时,见他面带病容,没有披甲,斜躺于榻上。

  这几年连续南征北讨,这位宿将的身子终究还是撑不住了。

  侯瑱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淡淡道:”侯司空此来,我也可以卸下肩上重任了。“

  侯安都问太尉有何交代,侯瑱想了想道:”贺若敦奸猾善于使诈,对于我这多疑之人,或许能够得逞一时。司空只要小心进兵,他就没有翻盘机会。“

  又道:”湘州新平,今秋又遭兵祸,颗粒无收,只怕是要灾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