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南朝不殆录> 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蜀地虽险,但是守卫的南人软弱。呃,侯兄弟我可不是说你啊。益州刺史萧纪又率领蜀中主力去攻打荆州萧绎,外无援兵,将无战意,剑阁不战而降,成都的守将也没坚持多久。”

  那罗延对战局不是很乐观:“此次洛阳的守将意志坚强,援军又是指日可到,估计会是一场苦战。”

  “何况。”

  那罗延看四下无人,小声道:“这次我军的部署有点问题。”

  “哦?”

  “此战我强敌弱,趁着北齐援兵未到,本该以泰山压顶之势,行雷霆一击破城。大冢宰若是亲自坐镇城下督促,必然士气大振,诸军谁敢不拼死作战?”

  他无奈地摊开手:“实际呢,大冢宰却在四百里外的弘农遥控指挥。军中都在流传说,大冢宰得了北齐送还母亲,无心作战呢。”

  侯胜北摸了摸鼻子,这却是又是他的杰作了。

  为了让两国斗得迁延日久,他令卧虎台散布了这条消息。

  谣言流传的效果居然意外的好,连那罗延这样的高级将领也信了。

  因为这条消息其实并无虚假,就是事实吧。

  ……

  “而且以前的旧将们都老啦,多是抱病出征。“

  那罗延掰着手指列举道:“八柱国之一的燕国公于谨七十二岁,待在弘农,陪同大冢宰咨询方略。柱国大将军、楚国公豆卢宁六十五岁,抱病乘车随军。另一位柱国大将军、庸国公王雄五十九岁,半路得病,正硬挺着呢。”

  联想到自家老爷子也年近花甲,还要奔赴北方草原和突厥人打交道,那罗延的情绪不禁有些低落。

  侯胜北也想着心事,今年是自己从军的第十个年头了呢,没想到居然在北周作为客将参战。

  不过能够参加这场数十万人的大战,作为武人来说,也是一种荣耀吧。

  只是我军人数虽然远胜对方,也未必能轻松碾压。

  哈,北周何时成了我军。

  想起自己到了北朝,才能体验压倒敌军的兵力优势,侯胜北有些啼笑皆非。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天色渐黑,那罗延叹道:“古墓蓬蒿遍,悲风入夜愁。这邙山埋葬了多少一代帝王,即便此战再多添几万条新魂,也不过如此,很快会被遗忘吧。”

  “那罗延,即便真要注定埋骨在此,也当效仿光武奋起,不做那苟且蜀吴后主。”(注1)

  “好。”

  那罗延打起了精神:“且看尉迟迥攻城手段!”

  -----------------

  洛阳城周三十里,城墙高三丈,厚丈许,城垣坚固。(注2)

  外围城郭的短垣不易防守,段思文和独孤永业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洛河、东城、宫城、以及西北角的金墉城等地。

  洛水河道北距南垣仅有四里,通过人工引渠,引洛水流经城南。

  河道在城南延伸一段之后,北迴通过城东,一路流至东北的上东门,再继续向东至偃师,注回洛水,形成了一条环护城墙东南的护城河。

  东城是外城堡垒,周八里的一座小城,内通上东门,外侧只有宣仁门一道城门。

  城门底部铺有地袱石,石上凿出数十个长方形的排叉柱榫窝,城门关闭时用排叉柱加固。门砧上凿刻长方形石槽和方窝数个,深有半尺,用于安嵌曲颊和门枢,又覆扣以鹅台加固。

  城墙既高,城门也是坚固无比。

  ……

  遮护宫城北面的,则是有名的金墉城。

  金墉城为三座小城构成,连成目字形,南北长二里,东西宽半里。(注3)

  洛阳城地势北高南低,三城依山势而建,城墙的高度虽不到三丈,实际的高度差距远超于此。

  城壁外每隔五十步设一马面,共约三十座,长十步,宽五步,突出城外。攻城者在接近攀登城墙时,将会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交叉攻击。

  城中东北地势高处建有百尺楼,作为瞭望指挥之所。

  三城彼此的南北门相通,将之连为一体,城墙上也有道路相连。

  内侧城门狭窄,宽仅三步,为外城门的十分之一,大军难以一拥而入。

  即便一处陷落,拒守城门仍是一夫当关之势。

  三城之外也均有护城河流过,河水通过北墙入城,流至中央储成大池,无用水之忧。

  且不论周围的地势,单以都城的防御能力而言,洛阳不愧是雄踞天下中央的坚城。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