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臧洪去当青州刺史?
就刘备这强硬态度,去了也是白去。
逢纪几乎可以想象到,当臧洪运送粮食抵达青州,刘备会直接将臧洪夸一顿,然后感谢臧洪送粮。
至于交割青州?
刘备不将臧洪驱逐出境都算礼遇了。
许攸则是静静开口:“自上次刘备传檄后,我便遣人去青州打探。”
“这刘备是卢植的门生,本来只是涿郡一个织席贩履之徒,立了些许小功劳,在平原相陈纪的赏识下担任高唐县的县尉。”
“因为检举上任高唐令私通黄巾贼有功,升迁为高唐令。”
“没过多久,平原相陈纪称病,让刘备试守平原相,而在这期间,刘备又得到平原王的赏识,平原王将外甥女许配给了刘备。”
“秋收之后,青州各郡国黄巾再起,刘备先破平原国黄巾,斩贼首司马惧;再救北海国,斩贼首张饶;随后焦和死,刘备被举荐青州刺史。”
“从一个小小的高唐县尉,再到青州刺史,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升迁之快,令人惊叹!”
“我仔细揣摩了刘备身边的文武,能替刘备谋划这计策的,唯有北海康成公之子、如今的青州別驾郑平。”
袁绍吃了一惊:“康成公乃海内名仕,素有节气才名,他的儿子怎么会用这种狠毒之计?”
许攸摇了摇头:“本初,此计看似歹毒,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刘备破黄巾、聚饥民,求的是一个名望,但这名望太大,刘备一个人吃不下,故而刘备传檄各州郡国,想聚众人之力一同分这青州救民的名望。”
“但刘备又担心自身名望不够,因此反其道而行之,用此计要挟各州。”
“以如今的冀州局势,本初想将韩馥取而代之,就必然会折损名声,因此本初需亟需大量的名望来弥补名声的受损。”
“元图图谋青州之计,也正是如此。”
“只可惜刘备麾下有能人,抢先一步断了本初图谋青州的机会。”
“本初若要继续图谋青州,不仅会结怨刘备,还可能导致刘备跟韩馥结盟。”
袁绍的怒气渐渐消散。
逢纪的计策虽然好,但未能抢得先机。
若继续针对刘备,让刘备跟韩馥结盟,那袁绍想要再图谋冀州,就会变得更艰难了。
“我甚敬康成公!”
“既然是康成公之子在给刘备献计,我也得留几分薄面。”
袁绍寻了个台阶。
郑玄的名气太大了!
党锢解禁后,朝堂权臣听闻郑玄大名,争相邀请郑玄出仕。
第一个征辟郑玄的是大将军何进,迫于州郡官吏的压力,郑玄不得不去洛阳见何进。
何进为了表示尊敬,大摆宴席款待郑玄,但郑玄为了保住名仕的气节拒绝穿朝服,只穿便服就见何进。
这样无礼的举动,换个人早被何进给宰了。
但何进不仅没怪罪,反而以礼相待。
郑玄见这般无礼都不能让何进厌恶,只得连夜逃出了洛阳。
中平四年,三司府两次征辟郑玄,都被郑玄拒绝了。
中平五年,郑玄与荀爽、申屠蟠、襄楷、韩融、陈纪等14人并被征为博士,但郑玄因为父亲去世未去。
袁隗想表举郑玄为侍中,但也被郑玄以居丧为理由拒绝了。
中平六年,董卓废少帝,公卿又举荐郑玄为赵王乾的国相,还是被郑玄给拒绝了。
别人都是想当公卿当不得,郑玄是能当公卿但不想当。
逢纪暗叹一声,不再多言。
在谋略方面,逢纪是不如许攸的,逢纪更擅长的是统兵对阵。
因此这兴奋献出的一策,还未开始执行就夭折后,逢纪的内心有了严重的挫败感。
袁绍顿了顿,看向许攸:“元图之计不能用,子远可还有妙计?”
许攸嘴角泛起笑意:“康成公的儿子,的确才智不凡,但他终究是选错了明主,难逆这天下大势。倘若本初在青州,又何须分这救民的名望?”
许攸小小的吹捧了袁绍一阵,让袁绍颇为受用:“子远言之有理,那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的小儿,又如何能跟袁氏一门四世三公相提并论?”
“若我在青州,这振臂一呼,自有钱粮送往青州,又何须用这出让名望的计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