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82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2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城外。

  郑平和刘备立在高坡上,眺望剧城城池。

  俯瞰而下,剧城外的黄巾贼兵及被裹挟的老弱妇孺一目了然。

  “显谋,虽然子义探得了张饶的囤粮之地,以我方兵力,将其诱至狭窄处也能战胜。”

  “但即便诛杀了贼首张饶,这十余万百姓又该如何安置?”

  刘备忧心忡忡。

  犹还记得郑平在平原出征前的话:破黄巾容易,难在于如何安置黄巾降卒。

  平原九县能安置黄巾,除了郑平在黄巾刚刚聚集的时候、就以迅雷之势各个击破,更重要的是跟平原九县的豪族富商达成了共识,这才能将降卒分散安置。

  但这北海国,不仅聚众十余万,豪族富商的态度刘备也摸不清楚。

  以前平原九县,每个县面对的黄巾降卒,少的几千人,多的也就万余人。

  各县的豪强富商不想得罪刘备,咬咬牙也能拿出些钱粮安置黄巾的。

  可现在十余万黄巾都在剧城下,这每日的耗费都是天文数字,哪有足够的钱粮来安置啊?

  这些豪强富商都是逐利之辈,若是要让自家的钱粮产业伤筋动骨,肯定是不愿意出死力的!

  但不出死力,又如何能筹集到足够的钱粮?

  如今青州黄巾刚起,还不是一年后养成了气候的青州黄巾,战斗力并不强。

  纯以武力击破黄巾,对于训练有素的郡兵而言,并非难事。

  但破贼抚民,关键在一个抚字上。

  没有钱粮,哪怕这十余万黄巾都降了,饿急了后,同样会再次反叛!

  “府君,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多问一句。”

  “倘若安置这青州几十万百姓的代价,会让你得罪毗邻州郡的太守、刺史,甚至于豪强、士族,你愿意承担这个代价吗?”

  郑平的语气很静。

  青州这几十万黄巾,想要单独依靠青州本土的钱粮是很难安置的。

  若要强行安置,势必会让青州本土的豪强士族遭受大量的损失。

  然而,让青州本土豪强士族伤筋动骨,这是最愚蠢的政令。

  昔日王莽,便是将豪强士族百姓庶民全都得罪光了,以至于天下皆反。

  青州是郑平替刘备选择的立足之地,青州的本土豪强士族就不能对刘备产生太大的敌意。

  因此在平原郡的时候,郑平对待豪强士族,都用的是“拉拢分化”“诱之以利”的方式。

  让平原郡的豪强士族自个儿去选择要不要支持刘备。

  同样,在对待整个青州本土的豪强士族,郑平不会采用“打土豪、分田地”这样不合时宜的方式。

  任何不考虑时代特征、具体环境的政令,都只是空乏的理论。

  在青州“打土豪、分田地”,看似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实际上是在给刘备掘坟墓。

  立足青州,就必然要将青州本土的豪强士族利益,跟刘备绑在一起!

  刘备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凝重的看向郑平:“显谋,伱且细说。”

  得罪毗邻的太守、刺史,甚至豪强、士族,这其中的深浅,不是能轻易去触碰的。

  郑平看向剧城外的十余万黄巾,微微呼了一口气:“府君,安置百姓,就需要钱粮。”

  “而如今北海国的钱粮,大半都在各县的豪强士族手中。”

  “但想要让他们将钱粮都拿出来救济百姓,却是行不通的。”

  “我曾读过孤本《活民书》,其中有一救灾良策,名为‘劝分’:即劝富户出钱粮救济灾民。”

  “《活民书》中言:若官府按户等高下摊派钱粮,富户是不会有积极性的。可若官府出面劝向富户出钱,由官府派人在丰收之地购买米谷运回本地赈济百姓,然后归还富户本钱。富户愿意自行贩运的,亦听其便。官不抑价,有利可图,富户就会争先贩运。”

  “如此,可达到‘以不劝劝之,则其米自出’的目的。”

  “然而此举极可能遭到毗邻州郡的官员反对,他们怕粮食出境过多造成本地粮荒,也会打乱州郡豪强、士族原有的势力格局。”

  “要执行此策,就不得不用一些权谋手段给毗邻州郡的官吏施压,甚至于,用诈!”

  用诈,就意味着会失信。

  失信就会得罪人!

  而权谋手段去施压,即便对方表面笑嘻嘻,心中都会恨不得将刘备给宰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