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这条爆料确认会被采用之后,爆料人还可以获取一定的报酬!”
“嗯。”
这同样也不是什么难事。
宣武帝点点头,正要答应下来,
却没想到云舒压根儿就还没有说完,她紧跟着又继续开口道:
“除此之外,还得准备一处小点儿的庄子,好安排人手进行印刷工作……”
“印刷?”
这两个字宣武帝当然不陌生,毕竟他自己最近都还正催着工部推进印刷术的事儿。
只是印刷书籍和印刷这什么京城周报之间,却有着一处极大的不同点——
“你每一次京城周报的内容都完全不同,难道每次都要重新雕刻刻板?
你可知雕刻这些东西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还是说你打算继续让人用萝卜来雕?”
“萝卜不经用,雕出来印个几次也就差不多了,还是用铁或者铜的更好一点。”
这个问题,云舒显然也都已经考虑过了:
“不过正如父皇所说,那京城周报上的内容和四书五经不同,它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雕版不能直接一雕就是一整页的内容,还是得雕成一个字一个字分开的,
这样一来,每次就只需要按照要印的内容把那些字找出来重新排列就可以了。”
“你可知这世上总共有多少汉字?”
宣武帝听得有些想要发笑,但他也只当是她一个小孩子做事儿思虑不周,当即就把问题点了出来:
“那么多字,一个一个找出来费时又费力,除非你能把价格开得特别高,否则根本不可能有识字的读书人愿意来干这种事情。”
这年头读书人金贵,出身普通人家的读书人更是全家的希望。
他们即便是偶尔抽空出来干点活儿补贴家用,那多半也只会找抄书这样的活计。
毕竟抄书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读书。
但给京城周报找字这种活儿就不一样了,费老鼻子劲忙活完一场,时间也浪费了,最后充其量就是多知道了一件京城趣事,对他们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会有读书人愿意干才是奇了怪了!
宣武帝对此并不看好,
但他没想到的是,就连这个问题,云舒也同样想好了解决方案——
“其实儿臣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让读书人来干这件事儿。
儿臣的想法是,聘请普通民间女子,识不识字不重要,反正样本都有了,她们完全可以照着样本,像找图案一样,把一模一样的字找出来放到合适的位置嘛!
至于字数太多这件事……可以先把这些字全部按偏旁部首分门别类的放在不同的区域,
之后再按笔画的多少来进行更加细化的区分。
这样分完之后再找,应该就能容易很多了。”
偏旁部首,笔画。
照她这个分类方法,原本光是听着就让人头大的问题,倒还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没想到这小崽子考虑问题竟意外的周到!
宣武帝欣慰之余,便也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为何只聘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