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义府、杜正伦退下之后,许敬宗就站了出来,轮装逼,论倚老卖老,他可是高手中的高手,心中暗笑,就知道你们两个不行。颇有高人风范的说道:“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这该救得还是得救,但是粮食不宜多也不宜少,既要当地的胡人感受到朝廷是真心帮助他们,又不能让他们觉得可以对朝廷予取予求,而且朝廷也应该量力而行,灾难难免会死人,相信他们也会谅解的。”
拿生命去谅解,敢情胡人都是圣人来得。韩艺暗自一笑,双目微合,开始养精蓄锐。
其实李治心里早有打算,但也得枢要大臣点头,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好像挺有道理的,又朝着李勣问道:“不知司空有何看法?”
李勣永远是最贴心的了,而且是一只老狐狸,道:“陛下难道忘记,当初皇家特派使曾在那边颁布不少政令,而且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陛下何不询问他的建议。”
韩艺眼一睁,这么快就轮到我了。
李治的打算就是韩艺的政策,但是他们就商量过,而且李治反复思考过韩艺的策略,觉得这的确是可行的,而且韩艺已经先斩后奏,他没有多余的选择,但由于中间出了很多意外,这事一直搁置没有谈,其实苏定方的来信里面都提到了韩艺在草原上的许诺,明显就是催促朝廷赶紧兑现,只是没有明说而已,因此这事非韩艺莫属。
“韩艺!”
“臣在!”
韩艺赶紧站了出来。
李治道:“你最了解那边的情况,你对此有何看法?”
韩艺道:“回禀陛下,方才李侍郎、杜侍郎、许大学士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许敬宗一听韩艺说话,就各种不爽,总觉得韩艺不尊重他,殊不知韩艺当年连褚遂良都不尊重,又岂会尊重他,阴阳怪气道:“是吗?那老夫倒真要愿闻其详!”
李治瞧了眼许敬宗,心里不免都在想,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就这么喜欢自取其辱了,韩艺的才能都摆在你面前了,你如何就看不到。
韩艺微微笑道:“敢问许大学士,如果洛阳发生了灾难,朝廷该当如何?”
许敬宗立刻道:“洛阳是东都,怎能拿来跟西突厥旧地相提并论。”
“抱歉!”
韩艺又道:“那就扬州吧!”
许敬宗道:“扬州百姓乃是我大唐百姓---!”
不等他说完,韩艺就道:“大学士的意思是,北边的胡人就不是我大唐百姓呢?”
“老夫可没有这么说,你这是断章取义。”许敬宗慌道。
“那就请你明说,安西四镇和扬州、太原、凤翔这些地方有何不同?”
许敬宗嗫嚅着不做声了,其实不只是他,基本上朝中大臣都是区别对待中原与北边,朝廷对于东突厥的政策也跟对中原不一样,何况是更远的西突厥。但是现在李治已经将这些地方纳为大唐版图,当地的百姓肯定就是李治的子民,因此话不能明说。
韩艺又道:“陛下以仁政治天下,如今陛下的子民有困难,朝廷怎么视若不顾,亦或者聊表心意,这可是一条条人命啊!”
杜正伦腰板一挺,不屑的看了眼李义府,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后生都比你明白事理一些。
李义府立刻不服,道:“特派使,若能救那当然也无妨,可是那里有着不少人,难不成让朝廷掏空国库去救援他们呢?而且胡人善变,不可信也,万一将他们养肥了,养壮了,他们就会拿起他们的武器来对付我们。”
韩艺道:“不知李侍郎可有听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李义府微微皱眉道:“愿闻高见。”
“高见就不敢当了,毕竟司空、杜侍郎、高尚书都坐在这里的。”韩艺摆摆手,故意恶心了李义府一番,又朝着李治道:“陛下莫不是忘记,微臣曾代表朝廷答应,会在当地修建驿站和道路,如果我大唐要控制住那片土地,就必须要这么做。如今正是大好时机,朝廷可以派人去那边雇佣当地百姓修建驿站,扩建道路,如此便可以给当地百姓带去生计。”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这法子好啊!既救助了当地百姓,但也没有白给,朝廷还是得到了远通西域的道路。”
许敬宗道:“陛下,还请慎重呀,如果要修建通往西域的路,这可不是小事,想当初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弄得百姓民不聊生,直接导致隋朝灭亡,因此我朝一直不敢大兴土木,如果朝廷这么做的话,只会是火上浇油,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