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七五章 南洋巨富(下)(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七五章 南洋巨富(下)(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17k小说网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81中文网
  

  而乾隆对红溪惨案的态度是:“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甚至在红溪惨案的幸存者陈怡老,带着财物和子女逃回福建,结果被地方官当即逮捕,乾隆高度重视,让刑部审理,罪行和处罚是:“应照结交外国、互相买卖借贷、诓骗财物,引惹边衅例,发边远充军,番妾子女俭遣,银货追入官。”

  进入18、19世纪以后,由于各殖民地的组织制度提高,排华事件到是减少一些,马尼拉华人大屠杀、红溪惨案这样重大的排华屠杀事件没有发生,但也沒有完全杜绝,而且排华事件在荷兰属殖民地发生较多,其他殖民地则要少一些,这是由于其他国家如美英法西葡等国,要么是国力较强,而国力不强的殖民地较少,因此他们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也较强,不用挑动华人和土著的矛盾,毕竟一但发生排华屠杀事件对殖民地的经济打击也是相当大的。

  但荷兰的国力不强,在亚洲控制的殖民地面积却达到160余万平方公里,虽然荷兰采取全面依附英国以保障殖民地的安全,但要控制这么广大面积的殖民地,荷兰仍然是力不从心,只能不断挑拨华人与土著的矛盾,制造排华事件,要确保自己对殖民地的控制。

  张振勋在南洋创业期间,就至少经历了三次排华事件,只不过他致富以后,十分重视和荷兰殖民当局搞好关系,而且也有足够的资本雇请人员,组织私人武装,来保护自己的家人和产业,虽然会在财物上受些损失,但也影响不大,但每次排华事件发生后,总有多则上千人,少则数百人丧身,大量的财产被抢夺,对此而张振勋却无能为力。

  在1893年,张振勋主动和清廷接触,并且出任清廷的官职,除了故土情节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清廷能够对南洋华侨提供保护。因为当时清廷经历了30余年的洋务运动,颇有几分中兴的气像,而且还建立了北洋水师,号称世界第6,亚洲第1,因此张振勋对清廷还抱有一定的希望。

  但仅仅只过了一年,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兴也成了一场梦。而且经过接触,张振勋也进一步了解了清廷的腐败无能,因此对清廷的情况有了十分淸楚的了解,因此虽然在清廷为官,但却只限于商业、而不问政事。

  这次张振勋在广州筹办粤汉铁路的事情,收到来自巴达維亚的电报,才知道在爪哇又发生了排华事件。虽然张振勋对清廷并不抱多大希望,但还是把死马当活马医,想找广东巡抚或是两广总督,向清廷通报,希望淸廷至少能通过外交途径,向荷兰政府施加压力,让荷兰殖民当局收敛一些。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