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不对我的事业指手画脚,他是怎样的人,或是得罪了多少人,跟我都毫无关系。”
杨明志定了精神,就是以这样的态度等待着见到李森科本人。
今日的天气还算不错,空气有些雾霾,给予杨明志的感觉,一切的烟尘都来自于那些高耸的烟囱。这里不可能遭遇敌人的破坏,所有的工厂都能肆无忌惮的生产,排出废气亦是肆无忌惮。
烟尘会对庄稼造成什么影响么?例如减少了光照,使得本就温暖期较短的新西伯利亚,种植的小麦产量无法达到预期。
或许李森科的技术手段,能为之带来增产。
车队直奔科学院所在地址而去,杨明志绕到城市的西北角,据波波夫所言,目视所及的这些成片的木屋,就是“苏联科学院”!
“局长同志,这里虽然有些寒酸,我听他们说,科学院的行政工作在去年刚搬来时就开始了,到现在,大部分的学术工作已经恢复。”
杨明志点点头:“军事方面的工作呢?我和关心,搬迁到这里的科学院的诸多人员,他们有多少直接从事武器生产。我很想知道,我有多少同行?”
“这……其实没有多少人。”
波波夫的回答非常简练,的确,苏联科学家被一场世界大战折腾,所有的工作都在艰难维持着。全联盟的经费都很紧张,为了得到大量紧俏的战略物质,联盟不得不接受美国提出的《租借法案》。所谓先使用盟友的援助,待战争结束后,再慢慢还钱。
科学院对所有院士、项目组的科研项目分了三六九等,凡是与军事国防有关系的项目继续拨款,于此无关的,项目无限期暂停。
许多苏联院士跟着单位搬迁,其中一部分搬到了新西伯利亚。他们的科研经费暂停供应,所有项目成员领着配给粮,继续聚在一起,自发的继续自费进行自己的项目,这样的科研进度之慢可想而知。
不过农业与遗传学相关的研究依旧在进行着,只因李森科本人就是科学院院长,他拥有着科研方面的特权。
有道是同行才是最纯粹的仇恨,李森科一生都在专注于农业研究,扶持亲信打击竞争者,军事武器的研究他不关心也不紧张。
“科学院里有两个军械项目部,我想您会感兴趣的。”
“快讲!”杨明志焦急催促。
“有一个科研小组,他们在研究子弹的材料与弹头的空气动力学。另一个小组,想要研发出更大威力的炸药。还有其他一些小组。”
“子弹?炸药?我想我们可以在未来进行合作。”
“当然!我已经和那些两位项目负责人有所接洽,他们是愿意合作的。”
波波夫顺便又向杨明志介绍了一番该城军械制造的境况:“目前,城里有十家兵工厂。有的专职造子弹,拖拉机厂负责生产坦克地盘,有的工厂生产特种胶合板制造机翼,还有的专职生产多种型号火炮。”
轿车引领整个车队进入科学院院区,整个院区是根据一所小学的校舍进行的大规模扩建。一年的时间,大量的俄式传统木刻楞建造完成,它们大多是工作者的宿舍。至于办公的地方,新西伯利亚市苏维埃,斥巨资兴建了一批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
那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或是科学院行政机关所在地,或是大量档案资料存放地。
依旧从事研发工作的人们,大家的工作环境多半就是在一栋栋木刻楞里。
杨明志还不清楚这里的办公状况,他估摸着,日子比不过莫斯科,总是远远强于在沼泽地。
现在,他也没有想着工作环境,他只想着,在与李森科见面后,马上去会会那两个项目组的人员,以商谈合作的事。
……
科学院的存在,就仿佛在新西伯利亚师西北角建立了一座卫星城。本来,这座大城市也是吸收了大量的西部移民,城市不得不瞬间扩大。
苏俄持续二十年的经营,城市的老城区已经全面了钢筋混凝土建筑,城市边缘还有大量的传统木刻楞存在。人人都坚信,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城市里依旧要存在着大量的木质建筑。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住独立的木刻楞可是比挤在混凝土构筑的“鸽子笼”里舒服。
“鸽子笼”是狭窄了,它只有一个好,房屋实现了集体供暖。但这并不意味着住木刻楞就是寒冷,恰恰相反,每一栋木屋都有自己的壁炉系统,想要屋里暖和,外出捡柴火即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