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蜀汉之庄稼汉> 第1349章 朝野(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49章 朝野(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直百钱汉子当然知道。

  这是早年从蜀地传过来的钱币。

  小的时候,他还见过。

  当年这种钱币,在流入荆州后,还被人所诟。

  最后有传言说,刘备意欲在荆州也铸这种大钱。

  汉子记得很清楚,当时的自己家中,还算是有点家底,父母私下里也曾对此愤愤不平。

  皆言刘备乃是伪君子,不顾百姓死活。

  所以吴人几年后从南而来,还受到了荆州的不少人家欢迎。

  只道是终于逃过了刘备的恶政。

  谁能料到,孙氏入主荆州没几年,莫说是直百钱,连大泉五百都有了。

  接着就是大泉一千,大泉两千……

  而从蜀地流传过来的直百钱,竟是成了仅次于票子和五铢钱的钱币。

  甚至这么些年来,越发地少见。

  因为蜀人前来荆州交易,对直百钱只收不出。

  所以店家说收直百钱,那根本就是个借口。

  现在的直百钱,比五铢钱可难找多了。

  虽然手里的大钱买不上粮食,但汉子仍是紧紧地握着它们,不愿意放开。

  它们已经是他的所有,要让他丢弃它们,就如同是丢弃了自己的最后的希望。

  可是他拿着它们,浑浑噩噩地走出粮店,却又是带着绝望。

  明明是晴朗的夏日,可是汉子却觉得天空黯淡无光,举目所至,皆是一片灰暗。

  紧紧地捏在手心的大铁钱,硌得手掌有些生疼。

  若是早知今日,那昔日还不如让刘备在荆州铸直百钱呢!

  想起在家里对自己翘首以盼的妻小,汉子心里更是又悲又愤又恨:

  皆言刘氏铸直百钱乃是盘剥百姓,那孙氏铸大泉,又谓之何也?

  泉钱泉钱,可不正是王莽篡汉时铸币之名?

  这孙氏,竟是与那王莽毫无二致。

  贼也!

  国贼!

  国之大贼!

  王莽乃汉贼,孙氏亦同样是贼!

  孙贼!

  南郡才刚刚泛起的波澜,此时并没有影响到江东。

  因为江东的中心建业,正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宗庙祭祀事件爆发以后,太子孙和之母王夫人,被吓得惊惧而亡。

  太子党最重要的人物,顾谭和其弟顾承,以及张休等人,则是被全琮等人进谗言,流放交州。

  而代丞相陆逊,已是在宗庙祭祀事件之前,被孙权在朝会上当众斥责,病倒在榻。

  至于太子本人,又被孙权所恶,宠信日渐衰弱。

  特别是在孙权生病的情况下,太子在宗庙祭祀一事上的做法,委实是让孙权恼恨不已。

  甚至在孙权的心底最深处,还有连他自己可能都没有觉察到的恐惧。

  不是恐惧太子的所作所为,而是恐惧自己年老生病的时候,底下的所有人,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会心生异志。

  乃至作出违背自己这个天子意愿的事情来。

  所以越是在这种时候,他越是迫切地想要把局势控制在自己手中。

  在这种心理下,孙权对太子及其党羽的打压,犹为苛刻。

  南宫处于宫禁之内,孙权让太子闭门读书,不见宾客。

  太子就只能是一人独处南宫之中,宾客亦不得出入。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母亲被逼死,陛下对自己的态度日渐恶劣,孙和不免有些惶惶不可终日。

  而原本被迫迁居宫外的鲁王,却是因祸得福。

  虽说鲁王孙霸也和太子一样,被下了禁令。

  但鲁王宫终不是在宫里。

  而鲁王宫可是在宫外,宾客明着不能往来,但暗地里,孙霸与宾客的接触,越发频繁。

  在这些宾客当中,最受鲁王孙霸器重者,除了大都督之子全寄,还有中书令孙弘、杨竺等人。

  中书令孙弘为人阴险狡诈

  其人素来被张休所恶,所以心里一直对张休颇为怨恨。

  在寿春论功一事上,看到张休被贬,于是便趁机落井下石。

  于是他寻了个机会,向孙权进谗言,说张休与其祖父(张昭)性格相类。

  在流放交州路上,多有不平之色,屡出不敬之言。

  张昭虽说是位列吴国文臣第一,但孙权称帝后,却与张昭屡起争执冲突。

  张昭性格刚直,与孙权起冲突时,曾逼得孙权跪下认错。

  孙权亦曾对张昭举刀相向,乃至用土封死张昭的门口,乃至用火烧张昭的家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