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时代1958>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苏缓和(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苏缓和(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相反苏联在二战中受到重创,国内成年男子出现断层,还在战后的恢复期。到了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刚刚从卫国战争中的惨重损失中恢复,所以也无力趁着美国陷入朝鲜战争有动作,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现在苏联的力量远没有朝鲜战争时期和美国的差距大,老天给了苏联第二次的机会。

  “尤里,美国会因为北部湾事件正式参战么?”赫鲁晓夫眼睛一亮显然颇为意动,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他当然也希望找机会削弱一下美国。虽然希望和美国保持平静,但不代表他这个第一书记会放过送上门的机会。

  历史上苏联因为二战中受创极重,主要精力放在了恢复国内经济上面,对外政策趋向于保守收缩。赫鲁晓夫上台后,最初仍延续了比较保守的外交策略,由于批判斯大林导致的混乱,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一度还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赫鲁晓夫稳固了统治地位之后,一度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霸,但由于总体实力上的差距,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退让告终。在强硬扩张失败后,赫鲁晓夫的政策转为对内大力发展农业与轻工业,提升经济实力,对外与美国缓和和解,力图美苏共同瓜分世界霸权。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美苏斗争趋向缓和,世界局势整体比较平静。

  这不代表赫鲁晓夫甘于自己的国家被美国压一头,只是实在是因为实力不济采取的缓和政策,现在一个机会摆在了苏联面前,赫鲁晓夫只想确认一点,美国是不是真的会正式参战。

  “如果我们等两天的话,会正式看到美国的一系列表现。可以断定,我以本人十年在克格勃的情报经验做担保。”谢洛夫用肯定的语气断然道,本来还想要拍胸脯加重自己的语气,但考虑到面前都是苏联的最高决策层,还是算了。

  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起意的惩戒行动,或者是擦枪走火引起的冲突。中国和苏联的边界冲突就属于这种,甚至朝鲜战争开始的阶段也属于前者,只是后来越来越无法收拾局面。但越南战争不是这种情况,越南战争和后世的海湾战争属于早有预谋的那种类型。为了欺骗萨达姆,美国刚开始对萨达姆还采取了欺骗战术。

  后面这种类型的战争不会因为谢洛夫在苏联做了几件事情就消失,因为客观上美国国内有这个需求存在,这个需求不是他一个苏联人可以解决的。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美国陷入泥潭之中,我们就可以转移美国人的注意力,同时利用好这段时间扩大我们的影响力。”中央书记波德戈尔内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从性格上来讲,波德戈尔内和原来的第二书记科兹洛夫很像,但他没有科兹洛夫和军工企业还有国防部关系良好的条件。这个条件在勃列日涅夫身上,不知道赫鲁晓夫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被科兹洛夫的影子所影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