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尼·莱恩主动来到华夏寻求《歌剧魅影》版权后,小黄鱼就派出了易正与徐蓓鸿两人,携带音乐剧《歌剧魅影》的部分片段录像,前往美国百老汇进行业务交流。
录像虽然没有亲临现场来的有体验感,但依然让百老汇不少剧院经理有些惊叹。
特别是音乐方面,《歌剧魅影》的主题曲之诡谲和冷艳,让所有观影者感到头皮发麻。
不过惊叹归惊叹,在合作意向上,显然这些人,都没有托尼这个曾亲临现场的当事人来的强烈。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大剧院巨头虽然流露出引进意向。
但因为旗下不缺少经典作品,所以开出的条件便不够有诱惑力。
至少对廖远来说,的确如此。
至于托尼背后的莱恩家族,在百年前虽然的确是辉煌过,但到了当代,莱恩家族从百年前的二十七家剧院,到如今的七家剧院,依然没落的不成样子。
在整条长达二十多公里的百老汇大道上,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
这数十年来,剧院里的作品版权外加二十家剧院,纷纷被老一辈的败家子变卖,到了托尼接管的时候,能维持住不申请破产已经是个奇迹。
这样的剧院老板,求生欲望当然是强烈的,所以在接到女儿迪莉娅的叙述后,便万里迢迢的飞来华夏。
当看完了整部《歌剧魅影》,即便语言不通,但音乐却是相通的。
再加上剧情的梳理,托尼便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从最初的豪情万丈,到后来的放低姿态,再到最终的苦苦哀求,甚至甘愿就《歌剧魅影》这部音乐剧许下许多不平等条约,这才有了与廖远重新见面的机会。
事实上,托尼没有多余的钱来买下这部《歌剧魅影》,所以在分成方面,就要退让一笔庞大的利益,最终签订的分成合约,是几乎将近六比四的分成,有效期为三年。
小黄鱼方面,独拿37%的最终利润分成。
而托尼的莱恩剧院,虽然有63%,但剖除各种运营、演员培训、道具设施等成本,托尼最终如果能拿到一两成的利润,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在这方面,百老汇的其他剧院就相当吝啬了,最多只给廖远一成的利润,这就是为什么廖远选择托尼的原因。
廖远当然不会觉得《歌剧魅影》能有让一家剧院起死回生的能力,毕竟整个百老汇只有七家莱恩剧院,基础在这里,《歌剧魅影》再火爆,也赚不了太多钱,一切都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而在后续,如果合作顺利,他还会拿出更多优秀的剧本。
至于是否还会与莱恩剧院合作,那就只能看莱恩剧院后续的表现。
如果莱恩剧院越做越大,固然好,如果做不到,也没什么。
他目前只是需要莱恩剧院这个跳板,来打响《歌剧魅影》在海外的名气,换言之,就是打响自己在海外的名气。
大钢琴家廖远虽然在国际乐坛小有名气,但在戏剧创作方便,却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就像百老汇的巨头们,即便知道《歌剧魅影》剧本和主题曲是廖远创作,也并没有多么在意。
因为他们几乎拥有全世界最好的音乐剧编剧和作曲家,也拥有上百年沉淀下来的音乐剧版权,这是他们自信的根本,所以,哪怕错过了一两部优秀的剧本,也不会让他们甘愿放下姿态去商谈。
而托尼就不同了,他已经被现实的生活压的快要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来华夏抱住廖远这个大腿,他也将会步祖辈们的后尘,通过出售歌剧院来给松一松生活的压迫感。
在《歌剧魅影》的海外版权售出后,京都歌剧院应廖远的要求,也派出了专业人士赶赴美国进行戏剧方面的指导,争取以最快速度让《歌剧魅影》在百老汇打响名气。
对于周以钧来说,《歌剧魅影》的名气自然是越大越好。
反正华夏区由他代理,从海外反馈的人气,传递到国内,他这边也是大赚特赚。
另一边,在经历半年之久后,香港歌坛天后艾诗终于买下了《光年之外》这首歌的翻唱版权。
并于五月中旬正式发布了单曲EP《光年之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