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255再铸鼎> 第287章 赏赐(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87章 赏赐(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泰山,帝王封禅之所,正统性的来源之一,但是自从南渡,就再没有赵家皇帝上去过了……

  赵昀此人,其实是很有抱负的,别看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但那不是没事可做吗?

  当年,他果断发动端平入洛行动(虽然失败了),开庆年果断调动大军援鄂,今年果断命令宋军全线出击,都证明了他是很有收复故土的野心的。只是个人能力有限,朝政和军务又积重难返,所以才实现不了抱负,只能忘情于酒色。

  但是,现在,随着节节胜利的喜报传来,他的心思自然又萌动了起来。

  “不,不用了,”赵昀拿着报纸,摆手道,“让他们自行其是吧,莫指手画脚误了兵事,早日将北虏逐出京东才是正道。”

  说完,他又拿起了报纸,盯着上面的日期出了神。

  “4月5日,清明25日……”

  去年四月,贾似道等上《玉牒》、《日历》、《会要》、《经武要略》及孝宗、光宗、宁宗《实录》,象征着文治大盛。其中的《日历》由秦九韶主持修撰,相比旧历改动不大,只是在通常的日期之后再标注“某节某某日”,明面上的说法是方便计算农时,实际上却蕴含着他和赵昀的巨大野心,是先让世人适应一下,为以后的改阴历为阳历铺路。果然,这样一个小动作并未引发守旧势力的警惕,反而称赞是个便民的善举。

  改阴历为阳历,这是亘古未有的盛举啊!

  若是乍然推行此事,必然激起不少反对,但是……若是待朕驱除鞑虏,随后大军齐出收复神京,功成之后封禅泰山,那此事不就非但不是惊世骇俗之举,反而是中兴之善政了?

  若能完成这些事,想来朕百年之后,青史之上的评价,岂不是要超越高宗、直追太祖了?嗯……后人会给朕个什么庙号呢,中兴之帝……世祖!这个没人用过吧?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官家,官家?”

  贾似道见他陷入沉思,正欲起身告辞,不料赵昀突然反应过来,抬手说道:“贾卿且慢,之前几军都曾请拨铜锭铸炮,是有此事来着吧?朕道前几年东海国怎么讨要那么多铜呢,原来是铸炮去了。不过无妨,你看着他们要多少,都尽数拨了去,让他们多铸些火炮,多杀些贼人!哦,对了,你着枢密院也安排军器监多铸些出来,这等利器可少不得!”

  之前李庭芝攻取涟水南城之后,便向朝廷献了两门火炮。当初赵昀就观看过发炮,确实威猛无双,令他赞叹不已,也安排军器监去仿制了。不过当时给的优先级不高,直到这次北伐火炮又大显神威,才更加重视起来。

  贾似道大喜,立刻说道:“官家英明!”然后告辞退下了。

  这铜锭,可比粮食好处理多了啊!

  ……

  与此同时,淄州与莱芜交界处,博山。

  几个东海军的士兵翻过一个矮坡,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小河静静地在前方流淌着。

  张乐生上尉拿出地图看了看,又掏出了指南针,还是不太敢确定,于是对身边的本地向导问道:“这就是淄河了吧?”

  向导是个淄川县的猎户,短小精悍,双目炯炯有神,他看了一下周围的山形地貌,点头道:“错不了,就是淄水,从这儿一直往下走,就是临淄了!”

  张乐生松了口气,点了点头,在地图上标记了一下,又朝后面招呼了一声,很快就有几个士兵抬着一大卷铁线走了过来。“路线没错,继续架起来吧!就架在树上,高一点!一会儿临淄那边应该就有人来接应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