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八百九十六章 诏书制书不一门(第二更)(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百九十六章 诏书制书不一门(第二更)(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雅文小说新笔趣阁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最新网址:第二天,李隆基还在醉仙居呆着,朝廷却向大唐所有州府发出诏书。

  要求各地有学医之志的人进京兆府学习,首先必须会识字、写字。

  其次是年岁不可过四旬,凡来京兆府的人,即便没有被选上,亦可得一份往来盘缠回去。

  若被选中,每月以六百钱为基准发放安家费,本人不可花用,本人免费吃住在京兆府。

  同时传出去的还有增加驿站的制书,要求十里一驿,于当地选人,负责饲养牲畜、人力接替等。

  另外驿卒按照各驿站品级,一律上浮俸禄三成。

  一个是诏书,一个是制书。

  懂的人一看就知道前者是陛下所出,也就是说,养医者的钱,很可能陛下提供,或这个事情是陛下的意思。

  而制书是陛下和朝廷官员都同意的,比较正规,不用担心出问题。

  当然,陛下的诏书也不需要害怕。

  京兆府许多人已经在学医了,准备当小官,现在一看有补贴,高兴了。

  不可能别人有补贴,自己啥都没有。

  至于驿站,百姓们还不觉得如何,认为与自己很远,自己也不写信和让人带东西。

  在京兆府的官员感受到的是另一种情况,十里一驿,要加强地方情报往来了,有大事儿会发生。

  另一个则是朝廷有钱,不然怎么养那些个牲畜和驿卒。

  ……

  “希望能够快些回本,一增设可就是水陆一同增加三千个驿站,多了六万多驿卒。

  加上买牲畜的钱,要不是陛下给补贴了一点初始资金,根本开不起来。

  小易那里自行车快卖了吧?唉!卖了也没有用,他不给我税。”

  毕构在政事堂里哀叹,制书传出去,他像掉了块心头肉一样。

  宋璟和苏颋根本不接毕构的话,他们知道以后驿站会提供多少钱和便利。

  李家庄子的报纸主要内容会在几天内送到各地报社。

  报社再用蜡纸印刷,加上报社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和编的故事发行。

  接着是接广告业务,赚到钱为驿站补贴朝廷等同数量的钱。

  驿站可以自己继续买牲畜,人吃得好,家中又得了钱财,哪怕是翻山越岭也有力气。

  朝廷给多出三成的好处,相当于地方的驿卒多了一点六倍的钱。

  原来一个月只有四百钱收入的话,一下子变成了一千零四十钱。

  拿着这个钱,怎么可能不好好工作?

  干不好,有得是人排队等着要干。

  地方报纸是陛下直管,他们收集当地的情报。

  发现有官员贪腐,一封密报加急发出来,地方官想追截都追不上。

  十里一驿的速度可不是一天一夜跑八百里加急,一律短程冲刺。

  十里地而已,跑不死马,可以使劲加鞭。

  “你们说钱是不是最重要的?”毕构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安慰自己,又说出个观点。

  “我觉得李易重要,有李易就有钱。”苏颋说句大实话。

  整个大唐的事情,始终是李易在推动,包括全民识字,至少京兆府差不多完成了。

  等过几年,陛下找来的学医之人和京兆府冒出来的那么多人,大唐遍地能瞧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