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渊立在远处等候) (上书房内) (师哥、某锦衣卫侍立两旁)
洪武帝:(声音冷冷)方孝孺。
方孝孺:(无动于衷,淡定,微微躬身)微臣在。
洪武帝:你可知罪?
方孝孺:(躬身)自古子承父业,微臣不知何罪之有。
洪武帝:你之罪便是管了朕的家事,这奏章可是你的?
方孝孺:(沉声)正是微臣亲笔所书。
洪武帝:(怒,将奏折掷下)督察院御史、六科给事中俱不敢管朕的家事,你一个小小的六品翰林侍讲,倒管起朕来? (停顿片刻)来人,廷杖四十!
(师哥、某锦衣卫拱手,上前一步)
方孝孺:(猛然跪下)皇上!我大明虽起于草莽,然祖宗礼法不可废——“和天敬德”四字谥号非圣即贤——
(两人按倒方孝孺,准备打)
方孝孺:(厉声)皇上饱读诗书,罔顾孔孟之道——(打)啊——啊——(打时稍停)有何面目见天下治学之人?!啊——嗯——皇上千秋万世之后,只恐太子受尽国人唾骂…啊——(声音渐小)
洪武帝:(不耐)拖下去!
方孝孺:(气游若丝,后稍大声,拉长)陛下三思啊——!
(两人拖下方孝孺 )(同时单膝跪地行礼)
师哥、某锦衣卫:微臣告退。
(某锦衣卫进去,师哥出来)(袁渊向前走,两人相遇,停在宫门前)
袁渊: (皱眉)方才这是...陛下又用廷杖了?
师哥: (叹气)是啊,还是我执的,打四十杖 ,就是因为...五天后太子殿下出殡,这谥号还没有拟定,方才那位说什么“和天敬德”四字原是称颂圣贤之语,给太子恐折了其阴寿,来日受尽国人唾骂——
袁渊: (不解)不就是四个字吗?又不是给他,何苦因此受这皮肉之苦?
师哥: (牵他走)不过这也许就是圣贤门生的气节了么?正所谓“文死谏”…水何你要知道,方才那位被打的方孝儒大学士正是宋濂的登科弟子,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这直言进谏忠言逆耳,只怕以后…我们锦衣卫,还是要敬他们的,廷杖下手轻些,平日里办案也看顾着些,千万别弄死了,灭了天下士子的希望。
袁渊:嗯,我明白了。
【旁白B:等回到院子里,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并肩坐在草地看那漫天繁星闪烁】
袁渊: (伸腰)不知不觉跑了一天了,师哥跟你出来果然不错(向后倒)。
师哥:是啊,其实当锦衣卫很好的么,不错,向他们说的那样,我们是朝廷的鹰犬。但我们有的,不是鹰的心狠手辣,犬的卑微讨好,而是鹰的高瞻远瞩,犬的机警伶俐,(坚定注视),我们要在忠于陛下的同时有自己的原则和思考。
(袁渊安静擦刀,低头默然不语)(师哥站起来)
师哥:(伸腰)嗯—时候不早了,水何早点休息吧。(自己下)
【旁白B:正是在那一天,我记住了查案不辞辛苦、严谨细致的师哥,也记住了敢于以死相谏、在廷杖下仍不屈服的方孝孺大学士。】
【旁白B:后来我记得就是这次出任务之前了。那个黄昏,】
(某锦衣卫蹲在地上收拾东西,师哥上)
某锦衣卫:(站起,躬身行礼)陆大人,一应事物卑职已准备完毕,可以出发了。
师哥:(微笑)镇抚使辛苦了,大家休整一下,一柱香后出发!
(某锦衣卫下,袁渊上)
袁渊:师哥(满脸期待幽怨)你们办的什么事?真的不能带我去么?
师哥:(摇头)这次…回来再给你讲罢——(欲言又止)水何你还小,不能去。
袁渊:嗯—可上次兵部和上书房你都带我去了呀—?
师哥:这次…(联想到这次的任务,低头黯然)水何还是留在院子里吧。——上周还有一打案卷没有查完,水何帮师哥看完好不好?——嗯,这次任务短,过一个晚上师哥就回来了,不用担心啦。(拍袁渊肩膀)赶紧去查吧,如果这次没有漏,没准师父就让你提前入编了。
袁渊:(惊讶雀跃)是吗?!太好了——
师哥:(微笑)当然啦,你之前都练得差不多了,不就是回来师哥一句话,师哥答应你——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