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妖魔哪里走> 652.长生不死药(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652.长生不死药(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新笔趣阁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
  

  它只是昙花一现,随即无影无踪。

  徐大便注意到了这点,狐疑的问道“要是按照道爷猜测这样,那么狐狸追着我们来到火候山是所欲何为?它总得有目的吧?”

  “难道它是那怪村的幕后主人,因为我们在怪村里放肆过,它来找我们麻烦?”

  说到这里他一拍手摇头“也不对,它只是迷惑我们走了几条错路罢了,并没有对我们出手。”

  谢蛤蟆暧昧的看向王七麟,低声说道“七爷,是不是娘家来人了?不对,这应该叫娘家来狐狸了?”

  王七麟干笑道“不能吧。”ii

  他默默的猜测,难道自己身上带有绥绥娘子的九尾狐气息,然后被那头大狐狸给发现了,它好奇之下才跟上了自己?

  谢蛤蟆问道“无量天尊,不管怎么说,七爷,这狐狸肯定有大能,但它并没有伤害你们,应当对你们没有敌意,那你们没有对付它吧?”

  王七麟摇头“没有,还请它喝酒吃烧鸡了呢。”

  谢蛤蟆欣慰一笑“那就好,这样或许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了。”

  徐大听到这里隐隐明白了两人的意思,他试探的问道“七爷,你媳妇儿不是人?”

  王七麟不知道怎么回答。

  绥绥娘子确实不是人,可是这种称呼怎么那么不悦耳呢?ii

  他对徐大说道“你的问题没问题,但你这个问题的问法很有问题。”

  徐大没有回怼,他被这个发现给震撼住了狐狸精!

  这不是自己上了学堂后一直在等待的爱情吗?

  怎么被人给截胡啦?他顿时有些顾影自怜。

  王七麟继续跟谢蛤蟆攀谈,他又讲了在地下的遭遇。

  说到老黄鼠狼的迷魂神通时候,谢蛤蟆表示这很正常,这算是黄鼠狼的种族天赋了,它们很难修炼出进攻法术,但这种操纵人心的法术却是修炼的如鱼得水。

  接下来就说到了‘千棺困聻’,谢蛤蟆一听顿时大惊,即使是他这样的江湖老手也不敢小觑千棺困聻这等大阵!

  ii

  得知王七麟记下了地上的字,他赶忙拿出纸笔“七爷你写下来,这是一篇鬼文,里面肯定有很重要的信息。”

  王七麟闭上眼睛提起笔开始回忆死记硬背下来的冥文,他记住了大多数,只是笔画乱七八糟,他写的很慢。

  谢蛤蟆越看,面色越是凝重。

  等到他写完睁开眼睛,谢蛤蟆的面色已经是骇然了。

  王七麟问道“怎么了?这写的是什么?”

  谢蛤蟆抚须道“这鬼文讲了一个类似故事的小传记,时间是大秦始皇帝年间,当时有一个自称化外方士的长髯道士去咸阳城拜见了始皇帝,并送给他一颗红色药丸声称是不死仙药。”

  “经过检验,大秦始皇帝发现这药丸竟然真是不死药!具体检验手段上面没写,不过你我都知道,始皇帝为人虽然残暴多疑但绝对不傻,他既然认为这丹药是不死仙药,恐怕它即使不是也会有神奇功效……”ii

  长髯道士献药之后,始皇帝龙颜大悦,册封了那老道为王,封号叫做‘鸩王’。

  说到这里的时候,谢蛤蟆认为有点古怪鸩者毒也,鸩王就是毒王之意,始皇帝怎么会给一个敬献仙丹灵药的人以毒王的封号?

  封王之后,始皇帝等待老道再给他献上不死药,可那老道士却表示,这药是他自西天王母处所得,只得了一颗,他自己都没吃便献给了始皇帝,现在已经没有药了。

  得知此消息,秦始皇暴露了喜怒无常的优点,转眼就要杀老道一脉。

  长髯老道称自己虽然手里没有了存药,但略懂不死药的冶炼之术,请求始皇帝给他时间让他重新炼一颗。

  无奈之下,始皇帝便答应了长髯老道的请求,集当时囚徒八十万,发往一处名为起龙山的地方,在该地修建地宫,冶炼不死药。ii

  长髯老道带弟子八十八名,统帅八千御林军和八十万囚徒,于地宫中潜心冶炼不死药。

  听到这里王七麟就笑了,日妈的八十万囚徒?这么多人在山里头吃什么?吃屎也不够啊!

  谢蛤蟆不管他继续说“根据鬼文记述,后来这不死药还真炼了出来,鬼文上讲述,其时‘云色丹朱、日盈当空、天为之变,起龙山龙气全失,山中走兽百草尽皆萎丧,千年亦不得其生’。”

  “不过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谢蛤蟆苦笑,“就在这不死药炼出没两日,御林军中传来始皇驾崩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始皇的一条密旨,那就是要掩杀地宫所有人陪葬!”

  “但好在老道很有几分手段,在得知始皇帝驾崩的消息之后先下手为强,驱使恶鬼八千将执行刑罚的御林军全数斩杀,随后封闭了地宫!”ii

  王七麟说道“我们当时看到的那就是地宫?不过那地宫世界不大呀,能容纳的下八千军队和八十万囚徒?”

  谢蛤蟆摇头说道“古人嘴巴没个把关的,都喜欢夸张说话,动辄百万雄师、十万精锐,实际上他们肯定没有这么多人。”

  “但是他们也不会过于夸张,起码会有上千军队、数万囚徒!”

  这个数字王七麟也不太信。

  大秦皇朝距今一千几百年,以当时的路况和土地出产能力,要将这么多人运进十万大山深处已经是一件登天难事了,还要养活这么些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