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纪委会议结束后,第二天早上上班,袁秋萍拿着昨晚加班整理好的会议纪要,到徐国宝办公室签字,准备下发。最近大会小会特多,偏巧孙清波又每天陪着燕兵,密集的下基层业务调研,准备今年的中层干部人事调整。把一摊子活都推给了她。她一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准备各种会议材料,好在自己一个人,没有其它拖累,勉强应付得来。
说实话,累是累点,可是和以前比,袁秋萍很是舒心和满意现在的这份工作。不管怎么样,工作稳定,特别是提拔了副主任,也是很有成就感,工资比以前高多了。与在粮站、在学校代课那会儿比起来、和推销保险的辛苦比起来,现在已经是她心目中的天堂了。只盼着安安稳稳过几年,存点钱,丈夫能调到城里来教书,再要个孩子,一切就称心如意了。
趁着徐国宝看纪要的时间,聪明的袁秋萍,手脚麻利地收拾了一下办公室。又换了新的茶水,端到徐国宝面前。
徐国宝在纪要上写了几行字,又改正了几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最后又仔细看了一遍,签字交还给袁秋萍。
随口问道:“小袁,我看了你的简历,来市行工作虽然不长,进步还是蛮快的。工作很认真,最近要经常地加班加点。身体吃得消吗?
袁秋萍脸红了,“没问题,吃得消,谢谢书记关心。就是老担心工作出错。”
徐国宝:“工作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只要用心就好。”
袁秋萍实心实意:“好在有孙主任帮我们,为我们把关。”
徐国宝亲切地看着她:“不错,工作上就是要相互提携。我看孙主任脾气蛮好的,经常陪着你们加班。”
袁秋萍:“是的。真正忙的是他,主任很少有时间休息。”
徐国宝语气随意:“你家住得远吗?生活还方便吗?”
袁秋萍脸红起来,“我一个人在附近租房住。”
徐国宝:“我说也没见过你对象来接你呢?”
袁秋萍:“他在郊区中学教书,离这里40里路呢。
徐国宝:“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挺尴尬的。孩子上学了吗?”
袁秋萍:“我之前在江北工作,离家远交通又不方便,不能经常回家。到市行后,离家近了,又常常加班,回家次数也很少。他又忙着辅导学生高考,不常过来。还没顾上要孩子呢。”说着脸红得像大红布一样。
徐国宝:“按说你这个年龄,也该考虑下一代了。”
说到家庭,袁秋萍有些紧张。和陈海生好过一段时间后,自觉不自觉老是拿两个人做比较。陈海生体贴细心照顾人,尽管偶尔有些恶作剧,但也是生活中的小浪花,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可是丈夫心中就只有学生,内心里对丈夫感情上就有些疏远,不似新婚时那样亲密了。
正在胡思乱想呢,徐国宝关心的语气:“我了解,教育系统每年都有照顾两地分居教师的政策啊?”
袁秋萍收回思路,“我人生地不熟的,对象又只会上课教书。所以…”
袁秋萍有些动感情,这么些年来,第一次有人主动关心她主动问到她的生活。
徐国宝:“这样,你找工会张主席反应一下实际情况,或者干脆写个材料。我过问一下,帮帮腔。单位出面,联系教育系统工会,不违背政策的话,完全可以正常渠道申请。”
袁秋萍方寸大乱,幸福来敲门了。满怀感激,虔诚真心地看着徐国宝:“多谢徐书记关心!”
徐国宝微笑着:“不着急谢我,等夫妻团聚了再谢我不迟。”
接着转了话题,“你在江北支行待了几年?”
袁秋萍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要不要算上做保险那几年。一时也不明白,书记问话的用意,“差不多三年,之前在网点做保险营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