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钢铁时代> 第二百七十六章 橡胶和不锈钢(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七十六章 橡胶和不锈钢(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杨家商行这边,杨世勋心中忐忑,作为杨家在武汉这边的负责人,杨世勋在家族之中的地位很高,可是并不代表他可以无视一个官员,特别是陈夔龙这样的湖广总督。

  灭门令伊,毁家县令,更何况是一品大员的湖广总督,他如果想对付杨家,湖广这一块是绝对没问题的,即便在西北,甚至是中国的其他地方,门生故旧同僚朋友,足以让杨家吃不了兜着走了。

  跟这么一个一品大员谈条件,而且还是如此含糊,不客气的条件,从某种程度上面,真的是在钢丝上行走,一旦有所变动,那就是灭顶之灾。

  从太原来的电报,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却让他很费了一番的功夫,现在,听到了福全的回话,结果是非常好的,陈夔龙全盘接受了全部的条件。

  杨世勋异常欣喜,直接的给福全封了一张银票,尉家票号的现银券,在武汉不少的商家之中,是可以直接当现银使用的,根本就不必兑换之后再用,极为的方便。

  福全千恩万谢的走了,杨世勋也立刻的发电报给太原那边了。

  包头方面,接到了杨世勋从武汉送来的电报之后,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了,现在不过是9月多,机器厂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量的机器被生产出来,还不完全,生产的效率的也不高,但是一些样品和基础的介绍,已经是有了,这个时代,大型成套机械,谁不是订单生意。从下订单到生产出来,需要时间的,否则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设备。一旦生产出来没人要,等待它的结局,或者是贱卖,或者就只能够当做废铁。

  整套机器跟废铁之间,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目前主流的方法。都是获得订单之后再生产,哪里像杨元钊这么的财大气粗,直接开始生产。

  在杨元钊的亲自关注下,包头这边,派出来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代表团。总人数惊人的达到了700多人,组成部分也极为的驳杂,晋商的一些老掌柜,负责人,他们占据了100多人,他们主要负责联络客商,还有官面上的事情,技工足足有300人。其中还有20名工程师,他们是包头仅有不多的华人工程师,其中大部分。都是从美国招募而来的,他们会负责全局,对顾客讲解包头的机器的设计理念,以及最终的生产能力。

  在代表团之中,甚至有50多个留学生,他们或者留学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甚至是意大利。西班牙,懂得各国的语言,在这一次代表团之中,他们主要负责对外国人进行接触和翻译,包头拿出来的产品之中,大部分都是主流的机器产品,增加了比较适合中国方面的改装,这些在外国人的眼里,不会有什么人看中的,只有少部分的彩布和锦布,会吸引外国人的目光。

  为此,杨元钊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放入了少部分的先进东西,比如基于硫化橡胶之下的橡胶制品。

  硫化橡胶,是史密斯跟上海合作的实验室的研究主题,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史密斯实验室果然不负众望,研究出了初步的硫化橡胶,这个硫化橡胶只是解决了橡胶的生产加工问题,基本上性能上,远无法跟后世的相比。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