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网络文学新人指南> 网文发展的三个阶段(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网文发展的三个阶段(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17k小说网
  

  VIP体制已经比较完善,但却因为公司运营成本的增加,迟迟不能让书站获得资本方满意的利润率。

  于是,各大书站再次对渠道进行了扩展,无论是软件、硬件,书站探索盈利的步子从未停下。

  在这一时期,书站比拼的就是版权,争夺的就是作者资源。

  06年建立17K的时候,主要作者来源于起点,10年纵横挖人的时候,主要作者也是来源于起点。

  作为书站之中的领先者,起点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进入网文的第三个阶段“版权运营”以后,起点的风头却被一个叫上海宏文的公司抢的一干二净。

  这家公司运营着七八家网站,三四个书商,还有一个云中书城,是的,我们熟悉的品牌叫“盛大文学”。

  在第三阶段,一个书站已经显得无足轻重,即便它的名字叫起点。

  几乎与17K的母公司中文在线提出“全媒体”概念同时,盛大文学提出了“全版权运营”。

  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全媒体”“全版权”这样的口号,其实背后隐藏的本质是打通上下游渠道,唯一的不同是中文在线联合其他合作方,而盛大文学选择了自己通吃。

  全媒体的典型代表是冯小刚的《非诚勿扰》,中文在线联合影视、出版、互联网出版、手机无线出版等合作方一同推广了这一部作品。

  全版权运营的代表,应该算是《星辰变》,属于比较典型的盛大系做法,自己通吃一切,电子自己出,游戏自己做。

  这两种模式,应该代表了“版权运营”阶段的主要方向。

  你可以选择与别人合作,好处是得到各方的资源支持,缺点是沟通的成本很高;

  你也可以选择自己通吃,好处是反应快速,公司利润率高,缺点是吃独食的总是无人相助。

  就我看来,一家公司无论其资本多么雄厚,用户多么众多,都不可能吃独食,即便是腾讯,也一样提出了Q 的开放战略。

  所以当这两年,盛大文学把重心转到资本运营和云中书城上来的时候,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

  ku6的危机也说明了永远不存在一个公司,可以通吃上下游。

  通过与其他行业、公司的版权合作,互联网书站逐步变成了“鼠标 水泥”的模式,线上线下一起开花。

  作者资源和渠道资源,成了天平的两端,书站的发展,必须兼顾着这两端,否则就一定会出问题。

  互联网是有生命力的,互联网原创文学,也是有生命力的。

  在未来,也许还会诞生更多的商业模式,把网络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