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武布中华> 第630章废两改元,推销国债(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30章废两改元,推销国债(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南派三叔ddxsku
  最新网址:酒肆内,食客们都在谈论着政事。

  这让高欢感慨,男人特别是中年男人,最敢兴趣的话题,果然还是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

  对于这种情况,高欢其实是乐于见到的。

  虽说百姓们谈论政事,许多都是胡说八道,甚至凭空捏造,让真正懂得政事的人听后,会忍俊不禁,但百姓能够去谈论政事,关心国家大事,本质上是民智逐渐开启,国家认同已经建立的表现。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近代化的必要条件,所以这是好事情。

  这时高欢听着食客们的高谈阔论,看向周延儒道:“商贾和士绅都是人精,岂会看不出来?而且国债是要发出去,高价收的话,不像新币一样,可以设置成套才回收的条件,届时国债又回到藩府手里,岂不是赔本赚吆喝。”

  周延儒想说,可以炒起来在抛出去,但他知道高欢不会同意。

  因为高欢要建立藩府的信誉,而且发国债不是一锤子买卖,此后五年内,每年都会发一笔。

  这笔将人坑了,下笔就没人买了。

  “大王考虑周全!”周延儒忙道。

  这时堵胤锡道:“既然国债年利三分,那么为何一定要卖给士绅和商贾呢?为何不卖给百姓,让百姓获得收益。其实臣以为,藩府可以先发一笔短期的国债,最好一到两个月就能兑付。只要百姓确实能够拿回本钱和利息,臣以为百姓就会踊跃认购,士绅商贾也就没了顾虑。”

  高欢捋了捋鄂下短须,明朝海上走私贸易极为频繁,据说西班牙在南美挖的银子,有一半都流入大明。

  不过,明朝的通胀,却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就是士绅和商人赚了钱,缺少投资的渠道,不能钱生钱,所以将大批银子埋到地下。

  这点高欢再清楚不过,他在河南时,没少从老财主家地下刨银子。

  国债三分利,比不上地主们给人放高利贷,可是给一般人放贷,人借了钱最后可能还不上,借给高欢,只要高欢不想赖账,最后肯定能还上。

  银子埋在地下,一年没得收益,若是能买个十万两的国债,一年就能赚三千两的利息。

  若是收租子,得上万亩地,才能收三千两。

  因此只要高欢不赖账,那么这对于士绅和地主而言,可以说是一件挣破头的投资渠道。

  高欢想了想,觉得堵胤锡说得有理,既然这件事情,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那不如多留些份额给普通百姓。

  “堵先生说得有理!”高欢沉声道:“可以发行一次为期两月的短期债,一元就可以起购,而且要设置限额,每人最高只能购买一万元。”

  周延儒道:“大王为何要设置最高限额?”

  高欢笑了笑,“到时候先生就明白了!”

  说话之间,酒菜已经送上来,高欢遂即于两人边吃边谈。

  不多时,酒足饭饱后,高欢便喊了一声,“小二结账!”

  肩上搭着抹布的小斯,小跑着过来,微笑道:“三位客观,五个菜,一壶酒,一共三钱银子。”

  这时高欢拿出一枚五百分的银币,还有一块碎银,问道:“小二你要哪个?”

  小二笑道:“自然是要银币啊!”

  高欢问道:“为什么,是因为有人收么?”

  小二道:“不是,哪能凑齐一套,主要是因为方便!”

  高欢又拿出一枚银元放在桌上,“能说说么?”

  小二见银元,眼前一亮,“主要是方便。这银元刚出来时,我们东家就看过了,刚好一两,而且每枚成色一样。若是用碎银结算,首先是银子成色不一,先要折色,再要用钳子夹,再上小秤,还不一定夹的准,需要反复秤几次,才能完成结账。这银元就不一样了,一枚标多少,就是多少,直接找给客人就行了。唯一不方便的就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