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的斋席果然是名不虚传,就算是王晞这样吃遍南北,家里有自己私房菜谱的人,都对他们席面上的一道用豆腐打底,加了香菇、萝卜、青菜捏成丸子,油炸后淋汁的烧素丸子赞不绝口。
丸子外酥内嫩,淋汁酸酸甜甜,特别的开味,王晞一口气吃了五、六个,还对冯高道:“回去后我就试着做做,肯定能做个八、九不离十。”
冯高哈哈大笑,想起王晞小时候,王家老太爷去别人家的馆子里试菜,把还没有桌子高的王晞带上,回到家里就问她哪道菜好吃,为什么好吃,王晞不仅能答出个十之八、九,还能说出大部分的菜是用的什么食材,王家老太爷回去之后,还真能做出来。
现在王晞又要故计重施了吗?
他道:“要是那些馆子的老板知道了,肯定不敢让你去他们家吃饭。”
王晞嘿嘿笑,道:“我想和我祖父一样,写个菜谱。”
冯大夫和冯高都有些意外。
王晞道:“我发现大多数菜谱都是告诉这菜是怎么做的,没有什么规律,看了还是会记不住。我想写一本可以让人想怎么做菜就怎么做的书。比如说,鱼香是怎么调出来的,大家知道了方法,就可以做鱼香肉丝、鱼香茄子、鱼香豆腐,所有带鱼香味的菜了。”
冯大夫听着眼睛一亮。
他想了自己这些年收集的那些药例,沉吟道:“如果这样,是不是也可以用在药理上。痰热和风热有什么区别?湿寒和风寒有何不同?”
大家突然讨论起写书来。
来之前的那些担忧和忐忑一下子都不翼而飞。
让人看了更像是来大觉寺游玩的人。
那知客和尚领他们去朝云制香的厢房路上还委婉地怂恿着他们:“再有月余就是六月六了。想必这位老先生也曾听说过,我们大觉寺藏经阁的经书是京城最多的,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寺里都会晒书,举办法会,还会免费赠送些经书。京中六部的大人们都会来凑个热闹。老先生要是有空,不妨来看看。”
还道:“说起我们寺里送的那些经书,也是有典故的。那还是太宗皇帝没有登基之前,看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进学困苦,觉得大觉寺与其和其他寺院一样送药送粥,不如请那些学子帮着抄经,然后免费赠给香客。所以我们寺里的经书可谓是洛阳纸贵,一书难求。
“老先生下次来,可以买几本回去,就当是做善事了。”
冯大夫青衣襴衫,加之清瘦文雅,凭谁看了也觉得是位学识渊博的鸿儒,也难怪这位知客和尚要和他推销寺里的经书了。
王晞抿了嘴笑,很想问问这和尚经书多少钱一本。
想来不会太便宜!
冯大夫但笑不语。
落在那知客和尚眼睛里,心中就更没有底了。
来和大觉寺约人的是庆云侯府的二总管,这位二总管向来是管内院之事的,因是庆云侯府太夫人的陪房,素来有些蛮横,只说让朝云等着,也没有说是受了庆云侯府哪位所托,来的是什么人。
他当时还想着,他在大觉寺做了三十几年知客,这京城大大小小的权贵就算他不认识,也混了个面熟,就算外放的封疆大吏,看穿着打扮,说话述事,他也有信心不会认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